朝阳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姚粉兰:一把手术刀雕刻美好画卷
2019-01-04 作者:许尤文 来源:劳动午报
一把手术刀、医用胶布、止血钳、镊子……或许你立刻会联想到医生在手术台上忙碌的身影,然而在朝阳妇幼保健院,这些东西不光是他们挽救生命的工具,也成了他们闲暇时享受时光的好伴侣。姚粉兰是朝阳妇幼保健院供应室一名护士长,同时也是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的一名成员。“如今,剪纸已经成了我的‘充电器’。业余时间,沉浸在剪纸的世界中,我的心也就慢慢放松下来了,让我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姚粉兰笑着说。
自幼热爱手工
工作中无意再次结缘剪纸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姚粉兰对手工格外感兴趣。“记得小时候过年,父亲就会带着我一起剪吊钱儿。于是,院子的大门、房门都贴满了我剪的吊钱儿,红红火火。那时候一年到头我就是盼着过年。”回忆起快乐的童年,姚粉兰脸上洋溢着孩子的童真。
长大后,姚粉兰便很少有机会再拿起剪刀了。直到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姚粉兰看到同事把未完成的剪纸作品带到了办公室。一看到剪纸,姚粉兰喜欢的不得了。之后,她得知院里还有剪纸艺术组。姚粉兰一下子找到了“组织”,便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原来,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是院工会和图书馆共同主办的,2007年正式成立,在郭今玉老师的指导下,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如今,剪纸已经成了医院文化的一大特色。每年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都会为本命年职工赠送剪纸。姚粉兰说:“明年是猪年,我们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会给所有属猪职工赠送一幅福猪,让他们顺顺利利度过本命年。”
除此之外,剪纸对医院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成为医院文化交流的一大品牌,姚粉兰说:“之前我们医院到香港、澳门交流,我们剪纸组创作了《紫金花》《白兰花》两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他们很喜欢我们做的剪纸,我作为剪纸组的一员感到特别自豪,我也能为医院文化交流做一点贡献。”
姚粉兰作为剪纸组的骨干,还带领剪纸组的同事参加了不少比赛,在朝阳区妇联协会安排下到社区给剪纸爱好者讲课,让更多人了解剪纸,将剪纸艺术进行传承。姚粉兰创作的剪纸获得多项大奖,作品在751、农展馆多次展出。
遇上剪纸爱不释手
每件作品都是一份美好的期待
朝阳妇幼剪纸艺术组创作的作品全部手工制作,使用的工具都是手术器具,姚粉兰说:“市场上买到的剪纸刀都是需要磨,太浪费时间了,手术刀是剪纸组买的,使用手术刀雕刻是非常快的,一般来说一幅作品下来就要换一个刀片,但是刀片医院是有规定不能随便用,我们就把手术上淘汰下来的刀柄捡回来再利用,算是变废为宝吧。”
剪纸在创作的过程中还会进行二次创作,姚粉兰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运用娴熟的剪纸技巧让作品变得完美,不留遗憾,下刀的位置,力度的使用,拿捏不好剪纸都会断开,剪纸就没有连贯性,剪纸讲究整体连贯性。姚粉兰说:“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只要重新来过,在不断总结中成长,提高自己的雕刻方法。”
姚粉兰属于急性子,只要开始创作就停不下来,经常刻到废寝忘食,去年国庆宅在家里,七天刻完一幅《风筝图》,姚粉兰说:“剪纸的过程中充满美好的期待,我习惯一鼓作气,最振奋人心的时候,就是当你刻完一幅作品,揭幕的一瞬间,被自己作品震撼到的一刹那,简直太刺激了”。
现在姚粉兰的刀法非常娴熟,力度拿捏也恰到好处。接下来,姚粉兰准备刻一幅长卷《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一共108个人物。“这幅作品除了要刻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和神态之外,还要刻字。字很不好刻。字体的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最难刻的是草书,连笔、弯弯绕绕,尖锋太多,很细又不能刻断,我觉得刻字的最高境界是刻狂草了。”说起下一个有“挑战性”的作品,姚粉兰很是自信。
□许尤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