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职工身边的文艺尖兵——一线“文艺轻骑兵”探访

2018-12-10 来源:劳动午报

  也许他们的歌声还不是专业级的;

  也许他们的舞姿不如杨丽萍那样的曼妙;

  也许他们没有成套的电声音响;

  也许他们没有接受过科班的专业艺术训练……

  但他们却始终是基层职工最喜欢的“明星”。

  他们每天活跃在一线职工的身边,

  为同事们带来欢乐,驱赶忧郁,

  他们还别出心裁,将文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奇迹般地提升了企业的效能——

  他们是职工身边的文艺尖兵,

  是活跃在企业里的文艺轻骑兵……

崔萍萍(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职工)
北京姑娘 用歌声温暖他人

  崔萍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她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如今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说起我对艺术表演的喜爱,可离不开我的艺术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崔萍萍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是普通工人,父亲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母亲是名人民教师。看似她家和艺术并不沾边,但恰恰这样的家庭却在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儿时,父母时常在我耳畔哼唱小曲,也许这正是我的艺术启蒙教育。”她回忆着,父亲从小练过快板,还登台表演过,她的身上自然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基因。“过节时,全家一起观看晚会节目,兴致来了父亲就会拿出他的宝贝——快板,给我们现场表演。”母亲喜欢唱歌。母亲常常骑车带着崔萍萍,母亲在前头一句一句地唱,她在后头一句一句地学。“小时候记性好,学东西也快,一首歌在路上就学会了,我会唱的很多歌曲都是和母亲学的。我就是在这样一个‘艺术之家’长大的姑娘。”

  崔萍萍的另一个爱好就是弹扬琴。母亲看她乐感还不错,上小学后给她报了扬琴班。“我前后学习了三年多,最后一年多是跟着钱方平老师学习的。钱老师不仅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也让我更加热爱音乐。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学校民乐团,常常参加演出,博得了很多掌声。”她说。

  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她接触各种文艺活动的机会更多了。“我和同事们在各类工会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尽情的展示自己,这也让自己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员工春晚、歌曲大赛、文艺慰问、社区关爱、重阳歌友会等等单位举办的文艺活动中都有我的身影,大家喜欢叫我‘职工艺术家’。”

  有一次,崔萍萍带领另外两位同事参加了由西城区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的金融街英语风采汇演活动。“上台前,我们相互鼓励打气;舞台上,我们信心满满绽放自我。经过共同的努力获得了荣誉奖杯。”她说。

  还有一个难忘的瞬间。她和同事们用歌声参与到酒店工会组织的公益活动中。“我们定期到养老院慰问老人,我们几个爱唱歌的同事以文艺团身份参加慰问活动。在中秋节之际,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用我们的歌声给他们送去快乐。看着老人们和我们一起唱歌、为我们打拍子、为我们鼓掌,大家心里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和温暖。我们很高兴能够为这些高龄老人们带去笑声,我们很开心和他们共度节日。在活动中,我客串了主持,也邀请老人们高歌了几曲,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欢歌笑语。这一刻定格的画面使我终生难忘。”崔萍萍告诉记者。

  崔萍萍常说,一个人唱歌是消遣,能够影响周围的人一起用歌声去感染人、影响人,给大家带来欢乐这才是文艺的力量所在!“今后,我仍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事一起投身各种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爱心!”崔萍萍说。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李涵(京港地铁运营部乘务员工训练小组乘务督导员)
将唱歌特长 和安全培训相结合
  关门要按三秒,千万别忘记……在京港地铁14号线流传着这么一首安全宣传歌曲,简单易记的歌词配上耳熟能详的《青花瓷》的曲谱,用的人都不禁为这首歌点赞。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就是李涵,今年26岁的他是京港地铁运营部乘务员工训练小组的一名乘务督导员。

  唱歌,弹琴,篮球……在同事们的眼中,他不仅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帅气小伙儿。而在众多的才艺中,唱歌是他的最爱。

  “小时候,很偶然的机会爸爸妈妈发现我有这方面天赋,然后就去报了班学习。小时候参加了一些比赛,老师也很喜欢。之后有机会随比较出名的声乐老师进行专业训练。”李涵回忆,“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乐理和视唱方面的训练,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2016年,李涵来到京港地铁工作。很快,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歌唱舞台。2017年公司举办职工歌手大赛,热爱唱歌的他也报名参赛。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他捧得桂冠。这次参赛,不仅让李涵继续歌唱梦,也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没想到这次比赛过后,公司发现了我的文艺特长,邀请我参加京港地铁安全训练营,希望我的特长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多作用。”接到邀请后的李涵,立刻就答应了。

  在安全训练营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李涵有了更多将歌唱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机会。作为一名京港地铁安全训练营的讲师,李涵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低年级的学生,也有社区中的居民。为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而且更有兴趣吸纳安全知识,京港地铁策划制作了安全歌曲《菜鸟铁事》,把安全知识唱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大家更轻松学习安全知识、了解轨道交通行业。李涵积极参与了安全歌曲的录制,而在安全训练营的活动中,人们总能伴着他动听的歌声,来了解地铁安全知识。

  平时,李涵的工作任务是培训客车司机的专业技术和驾驶能力。在日常培训司机的过程中,爱动脑筋的他也融入了自己的歌唱特长开展培训。“我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填一些关于我们专业知识方面的词汇和句子。这样大家能朗朗上口唱出来的时候,也就说明把知识记下来了,这是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李涵说。

  今年夏天,响应公司开展的安全宣传,李涵开始尝试创作安全宣传歌曲。经过反复斟酌,他决定将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安全知识做个混搭。一个周末的下午,他窝在家中开始填词。“创作的过程比较快。”李涵说,“之后我找来同事帮着把把关,提提意见。”又经过一天的讨论,最终完成。细心的他还用手机软件将作品试唱了一遍。确定可以后,才拿到单位开始宣传。“培训的司机们都说这个方法很新颖,边唱边记了安全知识。”

  □本报记者 盛丽

崔春颖(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人事干部)
“热舞教练”带火了校园文艺
  “一二三哒四,五六七哒八”“随着挥手提胯弹响指,扭胯干洗脸”“投篮飞两下”……上午11点30分,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的多功能厅里,校人事干部、工会委员崔春颖正在带着十个同事跳热舞,没一会功夫,每个人的脸上就开始流淌着汗珠,后背也印出了汗水。

  作为一名人事干部,崔春颖负责全校教师的职称考核、工资福利核定、人事调配、继续教育、离退休教师服务、党务等工作,一板一眼马虎不得;私下里,她爱说爱笑,能自己来一段单口相声,是同事眼中的“开心果”。性格外向的她从小喜欢唱歌、表演,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养,但是她却参加了不少文艺社团,演课本剧、主持、独唱,经常登台公开演出。小学时,她就加入了校合唱团。大学时,她参加了文艺社,还获得过系里卡拉OK比赛三等奖。

  2012年7月担任工会委员后,角色从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转换为了组织者。她给自己上了一根弦,要给工会文化活动带来点新鲜血液,活跃教职员工文化生活。而且她从小到大都是班干部,大学当过班长,喜欢也善于张罗活动,新身份充分发挥了她的特长,让原本热情向上、乐于奉献的她如鱼得水。

  平时,她积极关注与工会活动有关的内容,无论是从网络、纸媒上看到的,还是自己亲身参与的,每遇到有创意的活动,就琢磨着怎样引入校园,既要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又不能拘泥于传统。学校党政一向支持工会工作,工会自身也有举办活动的传统,她和其他8位工会干部一起集思广益,帮助老师们全面提高素养、陶冶性情、放松身心,在学校体会到家的温暖。

  以往学校的跳舞活动都由舞蹈老师组织带领,今年因舞蹈老师在家休产假,活动一时停办。崔春颖没有舞蹈基础,这次能当上热舞班的指导教师,是因为她今年两次参加了东城区总工会举办的职工业余健身操班的学习,一次基础一次提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嗨起来才有意思。”学成归来,她找了一次机会,在同事面前跳了一曲,看到大家惊叹的目光,信心一下子就足了。

  11月初,为了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同时锻炼身体,热舞班正式开办起来,教授两支热舞,一支是《C哩C哩》,一支是《want you back》,每支时长约为3分半;时间定在每周二到周五中午11时30分到12时,这样既不影响学校的工作,也达到了开班的初衷。她还计划从学员中选出几个最具魅力的老师,拉到新年联欢会上表演,秀出风采。

  每次上课,学员都在十来个左右,基本都是零基础,语文教师兼团委书记翟苓汐就是其中之一。崔春颖先把动作分解开,一个一个教,等大家对每个动作都熟练后再全部串下来。为方便学员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她还引用生活中的常见动作,把舞蹈动作形象化便于记忆,比如“投篮”“干洗脸”之类。幽默的讲解活跃了气氛,大厅里经常笑成一片,在笑声中动作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翟苓汐学得认真,几乎场场不落,如今不仅自己会跳,还能指点新加入的同事几句。

  在热舞班开办的同时,崔春颖近期又组织了校园卡拉OK比赛。她根据11位教师报名演唱的曲目进行分组,为了让比赛更具观赏性,看见一位同事的曲目是《我想大声告诉你》,她就把自己的曲目定为《轻轻地告诉你》,两首歌还放在一起,报幕时观众们听到第二首歌名都乐了。有2人的比赛曲目不约而同选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她安排在最后,还开玩笑说,“这整场就是两千个伤心的理由,这不得泪流成河啊”。当天的气氛热烈,发现了好几个歌唱人才。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尚力对崔春颖评价很高:“她是我们学校的文艺骨干,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多才多艺,也愿意为大家服务,特别热情、能干。工会活动有特色,才能吸引职工的热情参与,她做得很不错。”明年,崔春颖计划把中午活动做成品牌坚持下去,瑜伽、舞蹈、唱歌,每天争取不重样,满足教师们的个性化需求。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胡俊杰(西城区环卫中心下属环丽中心职工)
环卫工贝斯手登上央视舞台
  “我是环卫工,也是乐队贝斯手。是单位给了我系统学习的机会,给了我演出的平台,我特别知足。”西城区环卫中心下属环丽中心职工胡俊杰由衷地表示。

  胡俊杰告诉记者,上学的时候,他看到别人弹琴,觉得特别帅,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就跟着学。那个时候他喜欢黑豹、唐朝等乐队,经常会听他们的歌。没事时,他也会自己弹弹。

  高中毕业后,他步入了社会。那段时间,他“烤过串、卖过表”,可是家里人总觉得他干的那些都不是“正经”工作。2009年,正赶上西城区环卫中心招人。已经在环卫干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劝说他来试试。

  “那时,正好是环卫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环卫中心引进了很多机扫车,所以招的大部分是司机。正好,我也刚考下驾驶本,正是天天都想开车,可是却没车的时候,所以,我爸一给我做动员,我就动心了。”胡俊杰说,“你想啊,在长安街上,开着大洒水车,那多气派啊。”

  中午休息时间,胡俊杰和刚入职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突然就聊到了爱好。这才知道,他们中间有的会吉他,有的会鼓,而他会贝斯。“太难得了,竟然这些人能碰到一起。”胡俊杰说。

  2010年,西城区环卫中心计划在年终举办一场联欢会,每个单位都要表演节目,知道胡俊杰他们有特长,于是环丽中心的领导特意找到他们,让他们出节目。而且,为了让他们有好的表现,还专门给他们找了一间排练室。

  “我们在紫竹桥底下有一个停车场,旁边有一些库房,正好有一间空着,领导就说那个地方方便,又不扰民,正好给我们做排练室。那段时间,我们下班停好车,就直接去那练习。”

  那个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歌曲都没有现成的谱子,他们都是靠耳朵听,直接“扒”下来,所以排练的速度很慢。那次,他们一共演出了4首歌曲,大部分是Beyond乐队的歌曲,排练就花了2个月的时间。

  “那次新年演出,我们一下就出名了。”胡俊杰笑说,“很多人都没想到,我们环卫还能有电音乐队。甚至有人私下里还问,这个乐队是不是我们花钱在外面请的。”

  2013年西城区环卫中心组织艺术团,其中不仅有歌唱队、舞蹈队、曲艺队,还有器乐队。为了提升职工的文艺水平,中心还邀请专业老师为入选职工授课。

  “那次培训,我可真是受益良多。”胡俊杰坦言,以前他就是自己瞎玩,技术能力都有限,从没想过,工作之后,还有机会,进行系统培训。朋友们都很羡慕他。老师不仅教他们乐理,而且还传授了一些技巧。尤其是授课老师以前也是贝斯手,所以,经常给他开“小灶”。

  “有些技巧,其实也不会特别难,但是光靠自己,有时很难意识到或者想到。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有人给你捅开了,就豁然开朗了。以前,我就能弹弹跟音,可是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可以弹旋律了,也敢solo了。”胡俊杰自豪地说。

  自此之后,西城区环卫中心大大小小的活动,胡俊杰和他的小伙伴们都上遍了。除了内部活动,他们还时常参加对外的慰问演出。去年夏天,他们参加了共建单位武警总队的一次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次活动,是在西三环中央电视台的9号演播厅举办的,武警系统内部转播。导演也是按照“春晚”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所以从选歌、排练、带妆彩排的整个过程都很严格。而他们最终的演出效果,也很好。

  “全国那么多玩乐队的,有几个能上央视舞台啊,但是我们上了,我特别满足。”胡俊杰说。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崔岚(大兴区统计局职工)
琵琶声声弹出职工文化自信

  在大兴区统计局,有一个会弹琵琶的高手,不管是单位内部文艺活动,还是代表单位参加外面的活动,一定会传出她那悠扬的琵琶声。她就是全局职工心中的文艺骨干——崔岚。

  这不,前不久,大兴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才艺展示大赛,大兴区统计局工会选送的乐器演奏《金蛇狂舞》获得了三等奖,琵琶手崔岚作为主演,赢得了全区职工代表的掌声,有职工赞叹统计局的节目:“别人都是唱个歌,跳个舞,乐器演奏一般单位还真来不了,即使有学过乐器的,工作这么多年,也都忘差不多了,能拿到台上表演,不容易。”

  当天,大兴区总工会携手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首都志愿服务大兴文化服务队”正式授旗,将吸纳此次比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们加入志愿服务,形成一支属于工会大家庭的文艺人才队伍。崔岚告诉记者,她非常愿意加入这支队伍,跟随工会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区,为大兴区职工送去温暖、送去欢歌笑语、送去艺术的盛宴。

  其实,正像台下职工说的那样,能代表单位参加才艺比赛,成为文艺骨干,一定是有着一份坚持才守得住这份才能。崔岚告诉记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琴,她一直没撂下这把琵琶。小学六年级已经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八级考试。由于没有选择走专业路线,上了初中,就没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不过,正是对琵琶的热爱,崔岚不但没有放弃弹琴,还一直坚持自学。没想到,这份坚持到了大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每年的迎新晚会上崔岚都会上台表演,在同学间赢得了羡慕的眼光。

  2007年大学毕业后,崔岚来到了大兴区统计局工作,这个单位的新生力量,还是团员的她,只要单位有活动,就自告奋勇。不管是团委组织活动,还是单位有文艺演出,崔岚都是积极分子。今年7月份,建党69周年,崔岚的才艺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展现。《小小竹排》《唱支红歌给党听》……四首不同时期的红色歌曲,崔岚设计了一个“红歌联弹”,用琵琶歌唱祖国、歌唱党,为七一活动大放光彩。“演出效果特别好,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现在,团组织、党支部组织活动,不向以前大家坐在一起学习,诗朗诵、唱歌,形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家虽说都不是专业的,但是都发挥出了最大的才能,那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特别好。”崔岚说。

  不但在单位有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局工会还为崔岚提供了一个教授才艺的讲台。2009年,局工会为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通过征求职工意见,专门成立了乐器小组,崔岚这个大家眼中的“弹奏高手”当起了老师,手把手教授零基础的“同事学生”。每周五下午三点以后,大家在手头工作都完成的情况下,聚在职工活动室,开始了乐器学习。从了解乐器构造,熟悉音色,再到识谱弹奏,崔岚教的用心,学生学得认真,小小乐器组有进步有收获。

  崔岚说,她喜欢和大家在工作之余一起交流学习,也感恩同事们对她这个才艺的认可。每次演出成果,都包涵着同事们的帮助和付出,有才艺的在台上展示,没有才艺的大家就一起策划、筹备、幕后,是大家的齐心协力促成了演出的成功。“我希望这个一直伴随我的才艺,继续为单位文化活动添彩增亮,为职工的文化自信注入力量。”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李常菊(新发地市场检测室主任)
舞蹈队让女同胞们找到了欢乐

  “想想这10年来能在工作之余跳舞,我感觉很幸运、也很幸福!”新发地市场检测室主任李常菊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39岁的李常菊,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新发地市场,那时候的她清秀、身材苗条,说起与舞蹈结缘,她说这都是当时的新发地市场工会主席李敏荣“逼”的。

  “为啥这么说呢,我从小就没跳过舞,也不是很喜欢舞蹈,但是2009年那会儿,工会主席给我打电话,说公司年底要表演节目,我身材苗条,就让我去跳舞,我当时想想,不行就试试呗。”李常菊感慨地说。

  李常菊至今还记得当时学的第一支舞蹈是傣族舞,“傣族舞真是美啊,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我一下子就被深深打动了,决定好好学,当时公司专门请来了指导老师,公司有8位女同事一起,学起了傣族舞。”

  对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李常菊来说,为了跳好傣族舞,付出了太多,一下班,到家后胡乱吃点饭,她就开始对着镜子,一点点跳每个动作,很多时候,发现自己的动作实在太僵硬,而且不够柔美,李常菊只能咬牙不断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练习,在2009年底,她们第一次参加新发地市场新春联欢会时,就获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第一次上舞台,真是紧张,手心里都是汗,但是听到台下热烈的掌声,别提多兴奋了,两个多月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一刻,感觉值了!”

  此后新发地市场成立了舞蹈队,李常菊当仁不让成为了舞蹈队的一员。每到年底,新发地市场还会请专业的指导老师来,教舞蹈队的成员们跳舞,李常菊她们后来学了藏族舞、新疆舞、印度舞、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等很多舞种。

  “每次学习新的舞蹈,都是新的尝试,新的开始。台上一分钟,台下需要太久的功力,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从舞蹈中获得甜头了,忙碌了一天,沉浸在音乐的世界,跟随歌声翩翩起舞,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美了。”李常菊对记者说。

  新发地市场舞蹈队也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8个人左右,近10年时间,李常菊成为舞蹈队里名副其实的老队员。每次请专业老师来教舞蹈动作,李常菊这样的老队员都会尽快把舞蹈动作学会,然后在平时的练习中,一点点教给新队员。

  来自新发地财务部的赵敏是2010年加入舞蹈队的,那年她跟着舞蹈队的成员们一起学了藏族舞,“藏族舞很难跳,但常菊姐学的很快,我们私下练习时,她经常会给我们指导动作,这样,我们就越跳越好了。”

  来自新发地市场人力资源部的郭晶晶是2017年加入新发地市场舞蹈队的,作为一名新队员,她说:“我以前也没跳过舞,没有舞蹈基础,常菊姐每次都会给我做示范,她还常常教其他成员舞蹈动作,有她的帮衬,大家都学的很快!”

  这两年新发地市场舞蹈队跳的水鼓舞、音乐快板《开门红》等节目除了参加新发地市场、新发地村的新春联欢会,还会参加花乡团拜会,丰台区五月鲜花文艺汇演,获得了很多奖项,广受好评。

  “如今上台一点不紧张,就是兴奋!这近10年来一直跳舞,让我保持了良好的身材,而且身体的柔韧性越来越好,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形体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气质,我非常开心!”李常菊自豪地说。

  如今又到了年底,李常菊和舞蹈队的成员们已经开始排练新的舞蹈了,沉浸在舞蹈世界的她们,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工作也越干越出色。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