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吹响多部门联动 朝阳东坝乡老旧小区“重生”
2018-11-16 作者:□本报记者 孙艳
拆除私搭乱建,实施绿化美化,道路补修硬化,规范停车秩序……随着康静里社区党委一声“哨响”,喊来朝阳区东坝乡相关科室集结,吹来区农委、区城管委、区财政局等多部门报到,经过大半年努力,这个拥有2000多户居民的老旧小区实现彻底变身。记者昨天获悉,朝阳区东坝地区通过“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社区吹哨 科室报到”工作机制,有效解决道路破损、环境脏乱等群众身边重点难点问题。
先破后立拆违建
提升老旧小区整体环境
东坝地区康静里小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共有楼房19栋,2000多户居民,这里的原住居民大都是通过单位福利分房入住,涉及产权单位120余家。随着时代变迁,小区环境、秩序、治安等问题日益加剧,居民怨声载道。
前些年东坝乡政府做过多次点位上的整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基于百姓需求的迫切性,面对康静里社区党委吹起的哨声,东坝乡党委下定决心,彻底改变康静里小区人居环境。东坝乡向朝阳区农委、城管委、财政局、水务局、工商局、城管执法监察局、机场交通支队等多部门吹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部门围绕地下管线设施改造、交通秩序整治、拆除违法建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给予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小区治理的第一步就是拆除违建。“社区吹哨,科室报到”工作机制让康静里社区工作人员专心地做群众工作,乡机关科室人员对小区环境整体规划、加强执法,乡政府、社区居委会各司其责,又通力合作,让小区的环境整治效率更高,仅半年多时间,小区内违法建设全部拆除。接着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包括雨污水管线改造、楼体外立面粉饰、绿化美化等等。
创新工作法
组建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科室报到”对于东坝地区群众早已不再陌生。截至目前,东坝地区通过该机制已成功解决康静里小区环境乱、东坝南二街沿线交通秩序乱等群众身边重点难点问题。
东坝地区制定了相关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科室、社区的工作职责,组建地区综合执法中心,每日对各单位、社区上报问题进行信息汇总,并通过问题采集-告知受理-立项分类-问题会商-问题处理-结办反馈-过程评价-综合考核的“八步闭环工作流程”,规范地区“吹哨报到”工作。
同时,地区综合执法中心还制定首问责任、首办责任、议事例会、信息报送等七项工作制度。其中首问责任制度规定,综合执法中心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既要负责问题核查、协调处理、跟踪反馈,又要对问题事件跟踪到底。除此之外,东坝综合执法中心的顺利运行,得益于执法力量派驻、问题分级处置、会商协调、检查督办等九个运行机制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