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慈善+志愿+社会组织 延庆探索“造血式”农村养老模式

2018-09-03 作者:□本报记者 盛丽

 
  两年来,延庆区一支民间养老志愿队从最初大庄科1个乡的123名志愿者发展到15个乡镇全覆盖、902名志愿者,并打造出“慈善+志愿+社会组织”的“造血式”山区农村养老模式,让更多农村空巢老人安度晚年。
  2016年4月,延庆区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在大庄科乡启动,123名志愿者服务170名老人。如今项目已经发展到15个乡镇全覆盖,137个村的902名志愿者为1163位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
  志愿者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乡情是志愿者服务的源泉。大庄科乡思语志愿服务队的高稳荣表示,除了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理发等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服务,志愿者还能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春耕、应急、农收、暖冬等个性化的服务。
  如今,每位志愿者手里都有一本小册子——《延庆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制度汇编》,志愿者称这是开展助老服务工作的“法宝”。“制度汇编的内容简单易懂,都是志愿者经验的总结,比如理发服务一般每月1次,助农服务每次至少3小时等等。有了这22项制度,心里就有了标准,工作也就有方向。”旧县镇志愿者王连月表示。
  延庆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依托的是乡镇的“草根”服务队,为解决组织程度不紧密,自由随意发展的问题,还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区级以慈善为引导,镇级由志愿服务队队长内部管理,村级有小组长分片管理,而小册子中的22项制度是大家工作中遵守的“约定”。为推动志愿服务更好发展,慈善协会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保障,为志愿者买意外伤害保险,提供免费工具,让志愿者“干活不贴钱”。
  据了解,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被评为2017年北京市民政系统十佳创新创优项目,并成功孵化了3个社会组织.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