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小家里的温馨事儿
2018-05-25 来源:劳动午报
家是什么?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凝冻天气里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晚归人的路程;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为你24小时遮挡风雨……工会建设的职工小家就是这样一个场所。让职工工作中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下班时能冲上一个热水澡;给职工提供一个学习角、办一些情趣爱好班;为职工举办一场集体生日会、做一次“心理按摩”……在这个家里,“娘家人”一心研究职工“心”的需求,从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具体事情入手,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让职工感受到来自工会组织的温暖。
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居庸关收费所工会
呵护出行改善餐饮 让职工更安全更暖心
一条宽1.5米,长210米的通道,护网做顶,立杆做栏,看上去很普通,但它依山而建,两米之下就是平均车速100迈的高速公路。这条通道被称为“安全通道”。这也是北京高速公路上的唯一一条。
为何得此名?缘何建此通道?答案便是——员工所需。
“这条通道就建在我们收费所办公区和生活区之间,每天会有400多人次通过。”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居庸关收费所所长袁玉学告诉记者,“我们收费所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为在山区,有效利用的空间有限,所以办公区和生活区不得不分开。”
居庸关收费管理所于1997年建站,以收费班组为主,现有班组14个,其中收费班组就有10个。现有246名员工中,收费人员有188人。
他们每天都要为车户的“畅行高速”而努力,但员工自己的出行安全谁来保证?袁玉学给记者描述了早先的状态:没有通道前,晚上下夜班的收费员要三五搭帮,打着手电筒回宿舍;雨天不仅要当心脚下的路,还要留意旁边山上的落石;雪天更要小心……现在每天收费员在办公区交完收到的款项后,经过通道就可以直接走回生活区休息。
2013年,在打造模范职工小家的工作中,结合员工合理化建议,所里发现大家提出最多的建议就是修缮安全通道,方便大家通行。
基于此,分公司领导到收费所进行多次调研后,从2013年开始至今,这条不长的通道先后修缮了三次,第一次是加装安全护栏,第二次是顶上搭建护网、安上夜灯,第三次是今年,在护顶上种上绿植,夏天时可以防晒。
另一个视员工所需而得到小小改变的就是“智能点餐”。收费所里大多是收费员,他们又轮值早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四个班次。这样的特点,高速收费站的职工食堂往往提供早中晚夜四顿餐食。由于不知道员工的就餐需求,厨师只能凭借经验制作,剩余量不能预估,浪费在所难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后勤服务水平如何,是一件关系到广大职工身心健康的大事,智能点餐能满足不同人个性化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按时就餐方式,对于员工实际对菜品的需求和餐品剩余情况并没有实质的控制手段。”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所长李波告诉记者,通过智能点餐,保证了员工可以吃上想吃的菜品,还避免了浪费,一举两得。
袁玉学透露,虽然该系统在收费所已经运行快一年了,现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在起初并没有一帆风顺。尤其在厨师队伍中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引导带动厨师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因为智能点餐系统不仅从员工用餐角度考虑,还想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对厨师队伍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点餐后台的数据统计整理,精确地算出每一名厨师的劳动量,从数据上直观地说明,对厨师进行考核评价。“多劳多得的管理理念让大家心服口服。”袁玉学说。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会
多彩小微活动 提升小家温度
总部位于顺义区的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行政部门和各运营分店为小单位分别开展了职工小家创建活动,从早期活动的寥寥无几,到如今各项制度不断的改进、完善,且受到公司及各级工会政策的大力支持,多项小微关爱活动的如火如荼,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职工纷纷表示,职工小家让他们获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每月开展的各项活动及小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是职工小家的特色活动,深受职工欢迎。首先要提的就是每月都有生日会,以行政部门各个分店为小单位,当期生日的伙伴们相聚一堂,一起聚餐、聊天,其乐融融。其中,同事间赠送小礼物是小家生日会的保留环节。在今年4月行政部门举办的生日会上,来自财务部的寿星石女士收到HR同事送的一把漂亮的雨伞,有的寿星还收到了杯子、眼镜盒等生日礼物。礼物虽然小,非常实用贴心。生日会上,大家一起买菜做饭,分享工作生活感悟,也给外地职工带来了家的温暖。
职工小家还定期举办家庭日活动,邀请员工家属到公司参观,使家属们了解到员工的工作日常。活动中还会邀请家属品尝公司美食,同时开展趣味游戏比赛;小家里还设有爱的小屋,职工自愿将闲置物品捐赠至爱的小屋,作为活动纪念品、比赛奖励品,或者进行以物换物合理利用资源,增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还设立英雄积分榜,让职工进行日常积分,比如一句鼓励同事的话,一个关心同事的举动……都可以积分进行奖励,获得积分的员工可以定期用积分兑换礼品及其他福利,让员工体会到身边的小幸福。
读书会也是职工小家的特色活动。在5月14日举办的读书会中,来自各部门和分店的50位员工代表一起观看视频教程,然后分节讨论,分享学习经验。目前开展的读书会不限于读书的形式,工会组织购买管理、服务、文化等视频课程,组织员工分阶段学习,学期满后还将颁发毕业证书。读书会成了一个微型学校,形成集提高员工素养、技术知识、管理才能及分享情感、减压排抑为一体的“体系”,让职工实实在在受益。
小家有温度,“家长”功不可没。作为职工小家的家长,各分会主席多渠道多方位接收员工真实诉求。他们的电话号码、微信均公示在办公软件平台,同时办公地点明显标注,随时欢迎职工反映问题。大家还建立起职工小家群聊组织,所有职工都能实现畅所欲言,倾听心声。
此外,为了更精准地帮扶困难职工,职工小家还专门从经费中提出一定比例成立了关爱基金,这些资金除了帮助病痛员工、支持优秀员工子女的教育,还用来支援员工改善家庭环境,提供购房无息借款等,真正从职工切实需求出发,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职工之家的关怀。
□本报记者 张江艳
大兴区西红门工会
解压小屋 拉近职工“心”距离
在大兴区,西红门镇总工会的职工之家,一直倡导要开门迎客,通过心交心的服务,与职工交朋友、听心声,职工可以拿这里当驿站、当港湾。这里的一间具有解压功能小屋,看似微小的一项服务,却一直在润物无声地呵护着辖区职工。
去过西红门镇总工会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小屋——心灵驿站。推开门,沙发、绿植、大落地窗,给人的第一感觉这里像家。仔细观察,房间的细节处都是被精心装饰过的。墙壁上的蝴蝶图案,给人一种自由的感觉;沙发靠着的墙面粉色爱心图案透着温馨;摆放的绿色植物,让人很快就能够放松下来。减压发泄区域,墙壁做了软包,地面铺上了地毯,职工在宣泄情绪的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不要以为这里就是一间普通的心理减压室,心灵驿站还有一名心理咨询师随时恭候职工。戴明珠不但是镇总工会的专职工作者,还是“心灵驿站”的心理咨询师。三年前,戴明珠自学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和催眠师,恰巧工会成立“心灵驿站”,这便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希望职工能拿这里当一个温馨的港湾,周一到周五,随时可以来缓解压力,我会在这里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辖区企业职工老张,前段时间来到了心灵驿站,接受了戴明珠的心理疏导。41岁的老张是企业的老员工,但是企业要外迁。老张是本地人,如果随企业外迁家里没人照顾;如果不外迁就要下岗重新找工作。面对两难境地他出现了烦躁、焦虑的现象,同时身体也发生一些不良症状,比如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不振、失眠等等反应。
老张听说工会服务站有心理咨询服务,就找上门来寻求帮助。戴明珠热情地接待他,请他到心灵驿站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最初,戴明珠先是和老张师傅拉家常,侧面了解他和他家里情况,和他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情绪放松下来,以便进一步的沟通。然后,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帮助他“正确认识自我”,把事情的利弊都罗列出来,让他自己去判断和选择。最后告诉他工会对职工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专场招聘会、EAP心理辅导等服务。
通过两次“聊天”,老张师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再焦虑,他已经有自信面对问题,自己有了选择。他非常感谢工会帮助他树立信心,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机会。
戴明珠说,企业职工的心理问题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总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员工的压力可能来源于工作本身,可能来源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来源于家庭和日常生活,总之压力可能来源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市总工会还为心灵驿站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系统——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职工通过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登陆后,可以做各项心理测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看到职工的测评数据。当然,这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从中发现心理压力大的群体或者个人我们都会给予关注。”
去年,西红门镇总工会通过多方征求职工意见发现,不少职工反映“心理压力大”。而造成这些压力的原因,包括工作节奏快、情感困惑等多种因素,长此以往,极易诱发心理疾病,影响职工身心健康。正是看到了职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西红门镇总工会在市总工会提出建立职工心灵驿站后,就第一时间开始筹建。
去年底才成立的心灵驿站确实很对职工“胃口”,但也不能坐等职工找上门来,还要通过开展活动让职工认可。借助这个小屋里的微服务,西红门镇总工会决定走出去为更多的职工服务,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职场解压讲座、亲子关系讲座、青春心声等,职工反响特别好。同时,通过张贴资料、电话咨询、电子邮件、QQ群、微信、讲座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免费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润物无声地呵护着辖区职工。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金融街集团工会
快乐工坊 让员工嗨起来
“我们工会的‘快乐工坊’太火爆,每次都是秒杀啊。”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黑京梅颇为兴奋地说,“还好我手快,十有八九都能抢到名额。”
虽然地处寸土寸金的地区,但是金融街集团工会却千方百计的拓展职工活动空间。2004年,经集团批准,集团工会就在办公大楼的地下二层,开辟出了一个集职工之家、职工艺术团、职工体育协会、党员之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职工活动室。集团工会购买了健身器械,供职工使用,同时开始举办舞蹈培训、戏剧培训等活动。
金融街集团工会干部于萍介绍说,2017年,根据集团工会和集团职工心灵驿站的工作计划安排,他们以职工活动室为基地,推出了全新的“快乐工坊”系列主题活动。
“我们的计划是,活动每月举办一次,主要内容就是小型易学,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手工技艺制作等,让员工在亲身参与中,学习各种基础技能,愉悦身心。”于萍说。
美丽春天——花艺培训、DIY不织布龙猫鼠标垫制作、DIY数字油画、非遗体验——内画技法之鼻烟壶……从2017年的3月份到11月份,每个月的最后一周,都有四五十位职工齐聚职工活动室,参与活动。“快乐工坊”2017年的参与人数就达到了400多人次。
“您看,我现在戴的这个押花项链就是参与活动的时候制作的,好看吧?”金融街集团职工刘玉卓指着自己戴的一条项链说。“很多人都问我是哪里买的,我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开始他们还不信呢。”
刘玉卓告诉记者,去年,她参与了几次集团工会组织的“快乐工坊”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DIY押花饰品制作”。“想要制作一个押花饰品,首先要选取花瓣,然后进行剪裁、粘贴整理,最后塑封制作。整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是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花材运用,还要考虑色彩搭配,另外,粘贴手法和技巧也很重要。”
“我觉得‘快乐工坊’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还放松了心情。虽然我们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但是当我真的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什么烦恼啊,压力啊,不愉快啊,就都忘记了。”刘玉卓说。
“‘快乐工坊’的活动,因为场地有限,每次活动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也就40人或者50人,但是我觉得这个活动就是小而美,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内心渴望美好生活,但是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参与专业培训的人。比如家庭花卉种养培训,咖啡制作、圣诞花环制作、数字油画、水拓画等,我都很感兴趣。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提升了我们的艺术素养,我很喜欢。”职工黑京梅笑着说。
于萍告诉记者,“快乐工坊”是他们创新活动形式的一个尝试,他们希望通过活动,为员工创建温馨、健康的休闲港湾,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开心工作、健康生活。
“从参与活动职工的反馈来看,我们‘快乐工坊’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已经成了我们集团工会的一项金牌活动,所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韩式插花、篆刻、京味茶品鉴等活动,大家的反馈也都不错。接下来的活动,我们也会努力给大家带来惊喜。”于萍信心满满地表示。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北京京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工会
翻新食堂、浴室,让职工更舒心
“公司工会一直特别关心我们职工的生活,去年对职工食堂和职工浴室都进行了翻新、扩建,让我们吃得更好,生活得更舒服了。”北京京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女安检队副队长卢银静笑着对记者说。
北京京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前身北京振远护卫中心第三大队。成立几年来,先后承接了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国庆60周年、建党九十周年展览、第七届和第八届花博会、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作为一家安保公司,保安们守护着一方的平安,而对公司工会来说,怎样为保安员提供更好的生活关爱,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北京京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凯敏对记者说。
北京京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之前的职工食堂有些陈旧,于是从去年起,公司工会对职工食堂进行了装修翻新,就餐使用的桌椅也全部焕然一新。当装修后的职工食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职工时,一下子受到了职工的好评。
除了就餐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就连职工食堂的菜品也得到了“升级”。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每天的菜谱还会在食堂的公示栏里展示出来,每天的菜谱都不重样。公司工会还细心的在公示栏下面设置了意见栏,职工在就餐之余,就可以及时将自己的建议写在下面,方便职工表达的同时,也让工会能及时跟职工互动,听取职工的需求。
“比如四川籍的员工会建议菜里多放点辣,北方人建议多些面食,还有的保安员会写下喜欢吃的菜品……我们在供餐时就会根据职工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兼顾。现在每天主食以馒头和米饭为主,每周还会吃一次面条,菜品也尽量丰富、可口。”王凯敏笑着说。
由于安保工作的特性,遇到车展、演唱会、展会等勤务时,保安员回来吃中饭可能已经是下午3点,吃晚饭可能是晚上11点。针对这种特殊情况,职工食堂都会在一天三餐之外,根据保安回来的具体时间,再做饭菜,无论多晚回来,都保证让保安员吃上可口热乎的饭菜。“我们的职工食堂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5次饭呢!但是,想到饥肠辘辘的保安员们执勤晚归,回到公司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大家庭最贴心的关怀,从而更好地投身安保事业,我们食堂的大厨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王凯敏感慨地说。
除了职工食堂,公司还专门对职工浴室进行了扩建和装修。
“大家执勤一天回来,累得不行,这时候洗个热水澡,一天的疲劳都消除了,所以公司专门建设了职工浴室,不过以前的职工浴室只有20多平方米,有的水龙头也不太好用,后来工会将浴室扩建到了40平方米,还重新进行了装修。如今走进装修一新的宽敞浴室,美美地洗个澡再回去休息,别提多舒服了。工会这个‘娘家人’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卢银静说。
卢银静的话代表了不少保安员的心声。目前公司食堂可同时容纳就餐员工100余人;男女浴室,每个浴室可同时容纳近20人洗浴。生活上的保障和改善,让保安员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工作中。
“除了要关注保安们的吃饭和洗浴,每到夏天,我们还会到不同的安保项目点,给在展馆临时执勤喝水不便的保安们送冰镇矿泉水,给项目点保安们送绿豆汤解暑,给职工送上一份清凉的同时,也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王凯敏说。
在工会的贴心关爱下,公司驻勤业务方面也是捷报频传,北京京城保安先后进驻奥林匹克公园、民进中央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会议中心、国务院第八招待所、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和北清分公司、北京新奥通城房地产、玲珑塔、电科国际大厦、北辰世纪、中国工程院、完美世界、天津银行、锦州银行、招商银行等单位,驻守至今,频频受到甲方赞扬。
□本报记者 余翠平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工会
为员工学习 开辟绿色通道
急救培训取证,报销;运维电梯取证,报销;外出培训,报销……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只要是公司职工为提高自身素养的培训和学习,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公司工会全力支持,而且还为职工联系铺路,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是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全资设立的北京市第三家轨道交通运营商。目前已独立运营北京市第一条国产化全自动运行线路燕房线。从燕房线开通到现在已经5个多月了,作为从事运输服务的公司,专业人员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员工培训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得运营公司刚成立时,一线相当多职工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较少。”培训部负责人回忆说,“我们把打造技能型人才作为战略理念,首先就是要培养先行,把符合一线岗位的运营服务人员培养出来。”
经过几个月的理论和实操培训,面对复杂的设备,他们不再手足无措;面对出现的问题,他们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沉着应对。如今,这批员工已成为“老师傅”,在各自岗位上,日复一日,把自己打磨成了利器,引领着部门的其他人。
“小张,你今年有什么学习计划,公司工会和培训部将根据每人的学习计划配书,你看你要什么样的书?”这样的学习“督导”在轨道运营公司很常见。
除了业务的培训,轨道运营公司还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外部取证和学历进修。“因为地铁运营服务的特点就是为乘客尽可能的提供优质服务,一旦遇到急病的乘客,急救常识就显得很重要了。” 培训部负责人说,“通过培训和学习,起码让职工了解了突发疾病的特点,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相应处理,不会耽误病情加重病情,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另外,地铁里还有扶梯和直梯,虽然站点有专业的电梯维修工,但是日常检查等工作,站务员还是需要掌握的。所以,200多名一线站务员参加了消防、电梯、急救等培训,至今已有700多人次考取了证书。孙冀军透露,去年,公司用于此项培训的经费就有40多万元。
今年23岁的张笑迎,是一名站务督导员。她告诉记者:“工会提供的服务特别实用,也特别及时。燕房线筹备前期,公司组织我们统一进行外部取证培训,并对通过培训考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的学员报销培训费用。我们经过急救、电梯、消防等领域最具权威老师们的系统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了相关证书。那一次,我们就有200余人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及要点,为更好的开展运营服务打下了基础。”
“轨道运营公司注重对员工的综合培养,考虑到一线员工的后续发展问题,我们很注重员工的学历进修。”培训部负责人说。
今年,公司已经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为员工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已经成为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8届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金云霄很开心,她说,“因为这个学习正是我所需要的,既不会耽误工作,还可以弥补自己在交通行业相关知识的空白。可以让我在业务知识和社会技能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培训部负责人说:“公司要发展,人才要培养,必须依赖成熟的培训体系,以实现人才的可持续性,为公司人才培养建立良性循环。公司在打造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开拓,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逐步推进,为公司员工的发展搭建平台。”
□本报记者 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