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三大保障”让农民工党员找“新家”

2018-02-28 作者:马超 通讯员 闻江

 
  “最让我感动的是支部书记通过工人信息卡得知我是一名党员,项目党支部热情地接纳了我,丝毫没把我当外人,我有了被组织重视关怀的归属感……”有着12年军龄的退伍军人朱文斌,是廊坊悦居时代项目的农民工党员。
  近年来,中建二局三公司农民工每年用工量达5万人,公司党委从中确认流动农民工党员126名,分布在66个项目,凝聚他们中的骨干力量是全新的课题。
  组织保障、任务保障、经费保障是公司党委提出的三个办法。尤其在组织保障上,项目党支部为农民工党员构建了“一册、一卡、一号”“三个一”党员管理机制,即制定农民工党员详细信息册,包括他们个人及亲属基本信息,所在党组织的联系方式、地址,并随季度时时更新;制作身份卡,在公司“党建云”平台开设独立账号,使他们跟企业党员一样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统一管理让农民工党员在项目上找到新“家”。目前,公司成立了12个联合党支部,50多名优秀农民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时,公司确定“三个优先”原则,“优秀农民工党员优先转为自有员工、负责的分包队伍优先使用、优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3支优秀劳务队与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6年,二局首家“农民工党员创客空间示范点”在廊坊悦居时代项目成立。朱文斌带领三名党员,成立了三个创客空间小组。他们在电器预留预埋、水电管线开凿、钢框木模板三方面确定了课题。经过反复研究实践,三项工艺创新成果成功地投入使用,节省费用10万元。
  目前,公司党委每年划拨至少10万元专项资金,确定了100余个大小课题,为企业降本增效近百万元。创客空间这一载体使得各项目创新能手不断涌现,有效促进了各项目管理。 
  同时,公司党委还建立“1+1”结对子机制。即项目党员和农民工党员在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形成点对点、手把手帮扶分包队优秀骨干,实施精准帮扶。不仅如此,公司党委还建立“N+1”扶贫机制,一年来,共培训家乡青壮年500余人次,200多人掌握专业技能后走到了施工一线。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