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小车厢里的大爱心——北京的哥的故事

2017-06-09 来源:劳动午报

  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每天出租车司机都会穿行在大街小巷,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租车作为城市的流动名片,的哥的姐们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贴心、热情的服务擦亮了首都文明的窗口。他们将三尺小车厢当成传播文明、传递温暖、奉献爱心的大舞台,演绎了无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支敬业、文明、奉献、友爱的劳动者之歌。

陈国清:助人为乐 是一种信仰

北京金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六公司陈国清。

  “我认为,如果说我有信仰,那就是助人为乐。这些年,我一直在提升自己,不做一名一心只想赚钱的的哥,得有点追求。”这就是陈国清,北京金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六公司的一名的哥,2016年获选第十届“首都十大的士英雄”。

  陈国清是平谷人,今年50岁。“当的哥是要养家糊口,但不等于就不做公益了。”这些年,陈国清乐于助人的事情不少。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有一天清晨,天刚亮,陈国清刚刚从公司领到出租车,开到东五环附近。远远地,陈国清发现路边有人在挥手招车,在他前面的好几辆出租车当没有看见一样,呼啸而过。开近了,陈国清才发现,这是娘俩,女儿捂着肚子,很痛苦的样子,母亲心急如焚地招手。“肯定是有紧急情况,别人不管,我得管。”陈国清立即将车停下来,将母女扶进车,问清情况后,选择了最快的路线,将这对母女送到朝阳医院急诊门前。“女儿急病,妈妈去挂号,我就帮着把小姑娘抱进医院。”看见母女顺利就医后,陈国清便悄悄地走了……

  这样的事情经常上演,而让陈国清难忘的是接送亦庄的梁大妈。梁大妈儿子在美国,老两口单独住亦庄,都身患疾病,每周都要去友谊医院做理疗。“从城区到亦庄,往往会空驶,这是很多司机不愿意接的活。但我不能只想着赚钱,还得想着服务百姓,方便他们出行。”就这样,陈国清上午接梁大妈去友谊医院,下午再把梁大妈送回亦庄,这样坚持接送近一年。“你也需要养家糊口,能来接送我就很不容易了。”每次梁大妈想多给陈国清些车费,都被陈国清婉拒了。

  除了个人助人为乐,陈国清还是公司“的士共产党员车队”中的一员,平时经常参加车队的公益活动,比如免费接送建国门街道的残障人士。“为他们服务,就是为他们‘接上腿,走出去’,让他们接触大自然。”陈国清说。陈国清每年还参加万寿路一家眼科医院的公益活动。这家眼科医院免费为藏族同胞做眼科手术,手术后,陈国清和车队便免费载着藏族同胞,游览天安门广场、水立方、鸟巢、奥林匹克公园等景点。年底,车队和建国门街道的残障人士还会举办联欢会……

  “做人心胸要宽广,光想着赚钱不行。”陈国清经常这么说。但是,他的一位亲属起初对他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并不理解:“你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一睁眼就是份子钱,你好好开车赚钱就是了,做什么免费的公益?”但随着陈国清的坚持,他赢得了社会的赞赏。陈国清的这位亲属也改变了看法:“做人确实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好的风气,需要有人带动,我愿意做那个带动好风气的人。”陈国清说。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朱华江:就想听到 “北京的哥好样的”
北京北方创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朱华江。

  朱华江是北京北方创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机,已经工作十年了。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而对朱华江来说,十年的时间让他深深喜欢上了开出租车这份工作,一句“北京的哥”让他觉得倍感亲切。“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窗口行业,每天在大街小巷上拉活挺不容易的。”但是十年过去了,这份工作给朱华江的生活中留下的却是满满的正能量。“可以说这份工作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更有像兄弟姐妹一般的的哥的姐的相互照应,感到生活充满了阳光。”

  每天早上朱华江都会换上干净的衣服,同时将头天清洗的座垫、靠垫重新安上,他已经养成了天天收拾打理自己和车厢的好习惯。此外,他还会注意车内的装饰,比如夏天,除了开空调外,朱华江还会选用一些淡颜色的装饰。“夏天天气炎热,乘客坐下来,这些颜色会让人凉快一些,让乘客一上车就有一个清凉、舒畅的好心情。”朱华江笑着说。

  车来车往,乘客无数,始终不变的是朱华江的工作热情与方便乘客的爱心。

  记得在2015年8月16日,朱华江通过“滴滴”平台预约了一名乘客。当乘客到达时,令朱华江有些吃惊,“乘客推着辆轮椅出来,轮椅上坐着一位年轻女子。”朱华江帮助乘客上了车,攀谈中,他得知女孩是一位来京看病的癌症患者,这次是为准备手术去医院做检查。

  车上,患者向朱华江讲述了由于身体原因不好打车,去医院非常困难的问题。“我当场就产生了同情之心。因为我是一名党员的哥,同时也是一名父亲。看到正值大好年华的女孩患了病,我觉得我应该出手相助,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朱华江说。于是,朱华江当场向乘客承诺——以后只要是朱华江的班,他都会负责接送患者,并且是免费接送……

  于是,之后每次上医院女孩就有了“专车”接送。女孩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朱华江还专门到医院看望了她,并送去了2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我尽的一片心意。当时女孩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在女孩恢复的日子里,朱华江还经常去看她。“尽管手术后的她身体很虚弱,但每当看到我时,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朱华江说。“这段日子对她来说是黑暗的,但是我希望我的爱心能够陪伴她走过人生的低谷,迎来美好的未来生活。”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朱华江从不吝啬“出手”,这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一次,朱华江在的士微信群里讨论为河北的一个患病孩子募捐。这时,车上乘客的爱心一下被点燃了。“乘客下车的时候,专门额外交给我二百块钱,让我转交。乘客对我的信任,也感动了我。”爱心就这样在小小的车厢里传递着。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朱华江说,“每次帮助别人后,听到一句‘北京的哥好样的’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刘瑞芳:心怀正义的侠客的哥
北京市银山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刘瑞芳。

  “不图名 不图利 一心做公益事业!为我的出租同行兄弟做一点事。”这是北京市银山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刘瑞芳微信里的签名。记者走近这位的哥,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做我们的哥,想要身体健康,一定得自己主动调节。”刘瑞芳开门见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学习了太极拳、太极剑、三节棍、五节鞭等武术类的健身活动,并每周抽出三个半天的时间,义务教授给的哥,希望的哥们都能有个好身体。

  刚开出租的时候,最早刘瑞芳还是开的小面。工作中,他遇见过耍横不给钱的,还遇到过醉酒后把他头打懵的……“我们司机不能打人,只能忍着。” 刘瑞芳说,为了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健身强体,他在2010年的时候接触到了太极拳,从此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学习了一年多后,他和两个朋友商量着决定设立一个站点,让更多的的哥都能来免费学习太极拳。于是,他在沙河南大桥旁绿化带的小广场上,开始了第一次授课。“这个地方我们也是考察过的,很方便的哥停车,我们拉着横幅就开始活动了。”刘瑞芳笑着告诉记者。

  随着朋友介绍朋友,来找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提出能不能学学鞭子。

  为了满足大家的多种需求,刘瑞芳利用个人的时间,自费学习了更多的武术项目,太极刀、太极剑、三节棍、五节鞭等。自己学会后,他再免费教给大家。

  “大家只要想学,我就去学,学完回来教大家。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刘瑞芳笑着说。

  同时,为了方便更多的的哥前来学习,他还不断增加站点,到小汤山、万寿路等地免费教授。“一周三个半天去做义务活动,教大家,这是铁打不动的,家里人都知道,周六日有什么应酬的事都别找我。这是我向社会承诺的事情,我必须去做。”刘瑞芳说这话时,神情严肃起来。

  刘瑞芳告诉记者,希望通过锻炼身体,大家能够知道遇到不法之徒时如何自保。同时,还要保持一颗正义之心。

  开了22年的出租车,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事情,刘瑞芳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了。记得曾经在西客站附近,他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出租车,三个喝多了似的男子围着一辆出租车,在司机旁的车门处用力拍打。他立即把车也停在了路边,从车上下来,把对方架开。没等他报警,三个脚下没根的醉酒男子已经跑远了。

  “互相帮助嘛,这都不算事。”类似这样出手相助,刘瑞芳根本没放在心里,也不会跟家人提起。往往是被助者打听到他家地址,来到他家当面表示感谢,家人才知道刘瑞芳又做好事了。

  不仅自己做好事,在他义务教授武术后,很多心怀正义之心的的哥,也自愿加入了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行列。曾经跟他学了五六年太极拳的的哥蒋志广,开车开到建国门桥下时,看到一个人拿着刀,身边的出租车司机身上都是血。由于手头没有工具,他下车从后备箱拿起了擦车的掸子就上前去帮忙,最终救下了那名司机。

  “不论是帮助到哪个人,都是对社会作贡献。能够为社会做点事,提供一些正能量,我都很开心,我愿意去做。”从刘瑞芳脸上看到是一副侠肝义胆。

  □本报记者 刘欣欣

张旭:“车净、人和”热心公益事业
北汽九龙一分公司第五车队张旭。

  张旭今年29岁,在北汽九龙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公司第五车队已经做了6年的出租车驾驶员。他爱这个行业,在他眼里,每一趟活儿都是流动的广告,司机素质的高低、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首都的形象。因此,他做到了“车净、人和”,在平常运营工作中坚持做到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

  多年来,张旭一直热心公益事业,遇到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他总是毫不犹豫伸手相助。2015年10月1日清晨,张旭携手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实现了白血病患儿张隆国庆看国旗的心愿。为给张隆鼓劲儿,董立敢还把一面国旗和一张升旗仪式光盘送给11岁的张隆留念。

  2015年9月,报纸上的一则江西白血病患儿张隆父亲向社会求助的消息——儿子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在北汽九龙出租车司机群里传开了。此后几天,“北京的士之星”刘韶山和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孩子圆梦。“您一定会问,这里面没有你啊?”张旭解释,“原本这次爱心接送是由司机刘韶山提供,不巧他前一日烫伤了脚,于是安排我作为‘候补力量’。当时还考虑到我驾驶的是商务出租车,能让张隆一家坐得更加宽敞舒适。

  当年10月1日凌晨3点半,张隆穿上自己最好看的一身衣服,佩戴上久违的红领巾,手里攥着特意让爸爸准备的小国旗,欢快地走出病房。此时,张旭正在楼下等候。要知道,张旭家住房山,距离燕郊80多公里,当日午夜他就出发了。

  “升旗仪式结束后,我看见,董立敢亲手给张隆别上一枚国旗胸章,还把签有自己名字的一面国旗和一张升旗仪式光盘送给他留念,望他早日康复。”面对一家人不住的致谢,张旭也憨笑道:“这都不是事儿,应该的!”回医院的路上,张隆的父亲张海平再度红着眼圈表示感谢:此次来京,他们被首都人民的热情深深感动!

  还有一次,发动大家为成都出租车司机邝德生师傅捐款。那次,张旭在捐款箱旁的留言簿上写下了祝福,“全国的士都是你的家人,永远是你的后盾,加油!”

  那是2013年10月,39岁的成都的哥邝德生被查出白血病。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邝德生入院后,家中再无经济来源,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家人犯了难。成都的士同行得知消息后,自发组织为邝德生捐款,并将消息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上。

  于是,一场跨越地域空间的爱心接力拉开了序幕。当年11月21日,在网上看到邝德生患病消息后,北汽九龙公司的哥刘韶山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号召身边的北京的同行为邝德生捐款。“我也看到了,第二天,就赶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为邝德生捐款。”张旭回忆,“当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近80位的哥主动来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为邝德生捐款,捐款数额达7000余元。有的司机师傅为了捐款,一大早空驶到机场,还有不少车队组团来献爱心。大家捐款从几十到上百不等,看到踊跃捐款的场面,连自己都十分感动。”

  6年间,张旭荣誉不断,从2014年起每年都获得北汽九龙的金牌司机,2013年荣获公交集团青年岗位标兵,2014年荣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2016年获选第十届“首都十大的士英雄”。北汽九龙一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张旭是我们公司的标兵,大家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这不,去年11月,他被公司升到管理岗位,担任车务管理员一职。”

  □本报记者 白莹

王小军:一份援手换来一份真情
北京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王小军。

  “谁也不愿意遇到闹心的事情,伸出一份援手,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说起荣获“首都十大的士英雄”称号的经历,北京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五分一队的哥王小军微微一笑。

  王小军2011年12月进入祥龙出租客运公司,成为一名北京的哥。每天早上,王小军都会清洗好自己的出租车,带着满脸的笑容出门载客。穿梭在北京大街小巷,王小军总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五年多的职业经历,也让这个朴素的的士司机有了面对一切突发事件的经验。

  一个盛夏的午后,王小军载着怀抱急症幼儿的妇女,与时间赛跑,辗转两家医院。途中,王小军运用自己的应急常识,帮助无助的母亲妥善安置幼儿,还及时借助122报警平台,请求警方的支援。正是这样妥善的处理,才让这个两岁多的急症幼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位抱小孩的妇女在路旁一边哭一边焦急打车的样子,也有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心存顾虑没有停车。但我看到那位母亲着急的样子,想都没想就停车了。”王小军回忆,得知孩子正在发高烧,急需马上治疗,他立刻把二人送往最近的四季青医院,结果四季青医院儿科休息,医生结合妇女提供的情况建议去石景山医院,于是王小军又拉着她们立马赶往石景山医院。行驶途中孩子突然口吐白沫,出现了昏迷抽搐的现象。

  当时,妇女一下急疯了,不知所措地哭着说:“师傅,我的孩子不行了,怎么办啊?求求您,救救她吧!”危急之中王小军没有慌张,首先拨打了122报警,说明自己的所在位置和具体情况,请求警方支援。然后利用自己平时所掌握的急救知识指导妇女尽可能把孩子挺直的双腿弯过来,用手撑开孩子的嘴让她能够保持呼吸畅通。

  最终,在警车的带领和护送下,王小军的出租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石景山医院,看到孩子得救了,他才默默地离开……

  这件事一直都放在王小军心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是在尽自己的所能,挽救生命啊。”王小军告诉记者。

  还有一次,王小军利用打车软件接到一个待产孕妇的订单,由于孕妇所在小区的胡同特别狭窄,而孕妇又有随时生产的风险。在王小军之前,已经有很多司机拒绝了载客。

  “没事,我绕个路,五分钟就过去,别着急。”王小军爽快的答应了,搭载上那位孕妇,孕妇情况非常紧急,随时有可能生产。一路上,王小军小心开车,平稳地将孕妇送到了医院,虽然孕妇还是将车弄脏了,但王小军没有后悔自己接下这单生意。“孩子满月之后,那对夫妇还特地请我吃了一顿饭,表示感谢。”王小军笑着说。每一次伸出援手换来乘客的一声感谢或一个温暖的眼神,都让王小军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小军告诉记者,每天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难免会遇到突发的事情,有时车辆发生剐蹭导致拥堵,王小军总是主动出头帮忙调解;有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其他车辆发生意外求救的,王小军常常热心地停车伸出援手。“也有人说我多管闲事,但毕竟这个社会还是需要更多的正能量。”王小军说,他愿意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扎根这三尺车厢,尽自己所能服务乘客,服务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现如今,王小军已是一名班组长,负责管理着34名司机。他热情仗义,有胆有识的性格和品质也在悄悄影响着身边同事,让一股正义之光洒在更多流动的车厢里,闪烁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本报记者 王路曼

王保全:三尺车厢是播撒爱心的大舞台
北京三元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王保全。

  “我就是想为社会做点事。”聊起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事情,来自北京三元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王保全,仅用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带过了这些年的付出。

  三元出租公司有一个“党员志愿服务车队”,这个组织是从2008年开始组建,那时王保全就加入其中,并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些年,王保全和他的同事们免费接送孤残儿童就医、看望慰问敬老院老人、带自闭症儿童郊游……将爱心播撒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年接送的那个孤残女童,她只有4岁,患有癌症,眼睛还看不到。我知道她治疗过程中很疼,可是她特别勇敢,特别乖,让我们这些大人都很佩服。”王保全说。

  女童住在位于东四环外的高碑店,每周需要到位于西直门的医院做治疗。于是,王保全和同事就轮换着接送她。每次他们开车到高碑店,接上女童,再送到西直门,等治疗完了,再送女童回去。一来一去,再加上等候的时间,粗略估算,也需要五六个小时。如果这些时间用来拉活,能挣不少钱吧?面对记者的提问,王保全嘿嘿一笑,说:“没算过”。

  赔本的买卖王保全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是女童的早逝,让他心疼不已。“小姑娘没挺过去,那年夏天就去世了,我们一直跟到她火化完。”

  去年,王保全所在的车队又与门头沟的永爱康复训练中心结成了帮扶对象,那里有很多自闭症儿童,为了给他们带来欢乐。去年的六一儿童节,王保全和同事带着孩子们去了朝阳公园郊游,而今年则給他们带去了书、水彩笔、白字板等礼物,还自编自演了节目。

  “我们表演的《两只老虎》,别看我这体型,比较符合角色。我们边唱边跳,忙活得满头大汗,可是看得出来,孩子们看得很开心,我觉得就值了。”王保全笑说。

  今年,已经是王保全入行21年了,他开过的出租车,从“面的”到夏利,又到伊兰特。跑在路上的他,也没忘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陌生的乘客们带来温暖。

  去年,在石景山的一个小区门口,一位坐着轮椅的中年女士,正独自一人在拦车。有的出租车,好像没有看到她伸出的手臂,非常自然地开过,也有几辆出租车停下来,几句交谈之后,仍然将女士留在原地,车则缓缓离开了。

  王保全路过这个小区门口,看到了这位坐着轮椅的女士招手,很自然地停下了车,然后下车,扶女士上车,再将她的轮椅妥善地放到后备箱里。整个过程流畅、熟练,没有一丝犹豫和迟疑。路上,女士告诉王保全,她已经在门口等了好半天,很多司机看她坐着轮椅,又问了她的目的地是医院,都不愿意拉她,或者借口后备箱装不下轮椅,就扬长而去了。

  “下车的时候,那位女士苦恼地说,不知道一会要回去的时候好不好打车。于是,我把公司给我们印制的名片给了她,告诉她,如果不好打车,直接给我打电话。”王保全说。

  □本报记者 陈曦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