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密闭垃圾箱里能“养鱼” “蜗牛”清洁车能净空气   ——直击海淀环卫中心环卫新产品

2017-04-13 作者:赵思远 来源:劳动午报


  4月10日,“2017京津冀第十八届国际环保环卫与市政清洗设备设施展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环卫车辆、环保设备、生态厕所等5大展区,吸引了4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来参展。在B17-A展位上,一个巨大的“鱼缸”和一只精巧的“蜗牛”引人注目,“鱼缸”里有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而“蜗牛”的装备齐全,这就是海淀环卫中心展示的新型密闭式不锈钢垃圾集装箱和“城市蜗牛”纯电动自吸式清洁车。
  滴水不漏 安全密闭颜值高
  富有质感的银色外观、简约的线条,很难想象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垃圾集装箱。大量参观者围在集装箱周围,看着里面游动的鱼群。
  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孙卫东介绍,这种新型集装箱使用高级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不仅防火、耐腐蚀、易清洁、容量大,最重要的是能有效防止渗滤液溢出。
  “在箱体后部采用精确抬高设计,与前部形成一定坡度,便于垃圾渗滤液集中在箱体前端,能有效防止车辆在行驶、转向过程中渗滤液溢出;另外,箱底整压成型,经闭水试验检测,完全无液体外渗。”凭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鱼缸”的水一滴不漏。
  这款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新型垃圾集装箱从设计到自主研发,都是身处一线的环卫职工全程参与的。海淀环卫中心转运站集管班负责人李杰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萌生想法,到2016年4月第一代密闭式不锈钢垃圾集装箱投入使用,再到同年10月新一代研发成功,职工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取优避劣,逐渐让思路成熟起来。
  “不管是底部还是侧部,密闭性都非常好,能有效避免垃圾渗滤液的遗洒,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加上不锈钢材质外部易清洁的特点,这种新型垃圾集装箱能大大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垃圾集装箱美观大方得和航空箱、食品箱一样。”李杰说。
  “变扫为吸”
  轻巧灵便无“死角”
  “城市蜗牛”是海淀环卫和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共同研发试用的纯电动自吸式清洁车,外表酷似一只蜗牛,但它的功能却十分强大。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职工姜海洋介绍,这部车虽小,但功能强大,能根据不同路况对城市里一些难以清理的“死角”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底部吸口专门针对路牙、沟渠等角落垃圾,而位置相对靠上的吸口则针对不易清理的灌木丛和绿化带,车辆后部有三个像抽屉一样的垃圾容器和一个可拆卸的用于日常捡拾的垃圾箱。中间“抽屉”可盛放普通垃圾,两侧“抽屉”可装粉尘。
  “别小看这些粉尘,这些粉尘是人体可吸入的,对人体有很大害处,平时大的环卫垃圾车清扫过后粉尘会扬起,达不到吸入效果,这辆车变扫为吸,对垃圾和粉尘进行自动分类,能够有效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姜海洋说。
  “城市蜗牛”不仅在清扫方式上做到了环保,在节能减排上同样技术领先。作为一辆纯电动清洁车,“城市蜗牛”的续航里程达到了160公里,另外,车辆顶部配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为行走电机供电,让环卫工人在清洁车没电后依然能骑回站点。一辆“城市蜗牛”,能够连续作业8个小时,覆盖区域能够达到10000平方米,每小时可净化空气近3000立方米。不管是路边长期遗留的尘土、人行步道花砖缝内的小树叶和烟头,还是树坑、台阶、井盖周边等卫生死角,这只“蜗牛”都能应对。
  据了解,海淀环卫中心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深度结合,形成了一批行业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先后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与此同时,海淀环卫中心也在研发中考虑居民诉求,为环卫工人争取更好的环境。
  □本报实习记者 赵思远 文/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