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匠心设计各种细节到完善配套全方位生活圈 让更多居民实现安居梦——探访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融泽嘉园
2017-03-02 作者:记者 张江艳 实习生 王珮璇/文 张江艳/摄 来源:劳动午报
宽敞干净的道路、明亮开阔的健身广场、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韵园林景观……2月28日,记者走进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融泽嘉园,园区的舒适户型、优美环境、齐全配套让人眼前一亮,入住居民实现了安居梦。
设计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走进融泽嘉园,与以往的安置房项目不同,小区多个设计别具匠心,不仅有儿童乐园和健身区等居民休闲娱乐区,高达30%的绿化率也让整个园区显得格外通透。同时,考虑到小区大部分居民都是老北京人,园林设计体现出了老北京元素,随处可见花窗、棋盘、翠竹等北京人熟悉的景观。
记者走进了一个即将交付的三居室户型,可见户型方正南北通透,每个房间都洒满阳光。为方便居民装修,待交付的毛坯房特意标明了角线、埋管区、承重墙,还专门为下水管、排气孔等配备了盖子,就连防盗门里边的把手上也贴心裹上了泡沫纸。同时,考虑到小区里老年人比例较高,融泽嘉园还在早于国家标准出台前四年就为每栋楼设置了“担架梯”,方便居民能在最快时间送医。此外,单元门口采用无障碍设计,轮椅可以直接入户。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融泽嘉园非常重视科技元素的应用,以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园区设置了雨水回收收集系统并使用太阳能路灯。园区水、电、燃气、供热等均设置符合节能政策的计量装置。此外,小区还使用板塔结合方式,在高层住宅中创造性地实现了户户朝阳、南北通透。
据了解,融泽嘉园项目设计方案荣获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展优秀设计奖和参观百姓投票第一名。
全方位生活圈已覆盖
融泽嘉园是全市定向安置房建设中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取得全部开工手续、第一个项目封顶、第一个将住房公积金资金用于支持定向安置房建设。项目分12个组团、6个总包,历时6年多时间打造全方位生活圈。
为了让疏解居民享受到中心城区优质的配套服务,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配建了两所幼儿园、一所48班小学、一所48班中学、一个800床位三甲医院和一个养老院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托老所、社区服务中心、生活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居委会、老年活动站等,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融泽嘉园配备的两所幼儿园为棉花胡同幼儿园和北京市第六幼儿园。18班规模的棉花胡同幼儿园已完成精装修,9班规模的北京市第六幼儿园已移交昌平区。育翔小学于2014年9月开学,161中学回龙观学校已于2016年9月开学。
在161中学回龙观学校,记者看到学校初高中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游泳馆、标准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的空间,营造出极富层次的封闭学习环境空间和开放式的活动场所。除了一流的硬件环境设施,学校还配备了一流的师资队伍,既有首批20位来自全国9省市15所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本科生,也有经验丰富的市区级骨干教师,还有占教师队伍近三分之一的来自161中学总校主要学科的优秀教师。
昌平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切实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进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提升首都核心区功能,昌平区克服自身用地紧缺等诸多困难,在1818街区为西城区提供了一块成规模、大体量的优质地块,这为西城区在该地块内集中规划建设一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区域配套创造了条件。
另据市住建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其中建设筹集公租房5万套,自住型商品房5万套,棚改安置房10万套以上。其中,2017年,将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5万套、竣工6万套,新增1.5万套自住房用地,完成棚户区改造3.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