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倾心关爱温暖特殊患者——丰台精神病防治院医护人员工作侧记
2017-01-16 作者: 余翠平
对于长期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医护人员来说,工作的辛苦很难言说。1月12日,记者走进了丰台精神病防治院,听医护人员讲了他们和精神病人朝夕相处中那些难忘的故事。
记者在医护人员带领下走进了病房,每个病房大约有十五六平方米,里面放了5张病床,病床与病床之间大约50公分的距离。病人们干干净净,只有神情看起来是异于正常人。
“我们目前有160张床位,今年初准备扩到200张床位。由于条件有限,小病房里住了5个病人,大病房住了10个病人。他们是由癫痫、抑郁、躁狂等多种不同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经常会狂想、妄听,以为别人在针对他,就容易打架并产生安全隐患。”主治医生袁崇友介绍。
有一次吃早饭时,一位50多岁的男病人无意碰到了一个60多岁男病人的衣衫,对方立刻发怒了,狂躁起来,医护人员赶紧上去劝解,谁曾想,年长的病人将一碗热粥浇到了护士身上。
“这种事并不新鲜,有时候给病人剪指甲时,病人突然上来打我们的手,或者给病人抽血、量血压、打针时,病人会往我们脸上吐唾沫,或者直接上来就是一个耳光,他们发病时的行为难以预料。”护师赵彦文无奈地说。
“但是他们也很可怜,因为这些行为完全是不受控制的,有时候他们会突然撞墙,突然大笑,突然骂人。”护士长杨连军感慨地说。对医护人员来说,照顾这些有精神障碍的人,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很辛苦。
脏兮兮的头发披散在高大壮硕的肩上,浑身散发着恶臭,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眼冒凶光……当27岁的马丽(化名)第十次出现在丰台精神病防治院的时候,医护人员都十分惊诧:“她怎么又成这样了?上次回去的时候不是白白胖胖,好好的吗?”
诧异归诧异,杨连军和赵彦文微笑着走过去,简单安抚后,两人到洗澡间给马丽洗澡。
“马丽的头发很长,脏兮兮的,成了一团。我给她洗着,赵彦文轻轻用梳子给她梳理,几乎用了一瓶洗发液,才将她的头发洗干净。”杨连军说,“当时我心里很惊恐,万一马丽突然光着身子跑出去,我们总不能也光着身子追出去吧,幸好她当时没有发作。”
丰台精神病防治院的医护人员介绍,马丽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她奶奶、爸爸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碍。马丽17岁时就发病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加上马丽的父亲坚持认为女儿没有精神问题,所以平时不吃药治疗,身形壮硕的马丽每次总是在社会上跟人发生肢体冲突后,被警察送到丰台精神病防治院,住一两个月等病情控制了再回家。
“虽然我们强烈建议马丽回去接着药物治疗,但由于家属不配合,不用多久,马丽的精神疾病就又发作了。”赵彦文惋惜地说。
杨连军在丰台精神病防治院工作了20多年,赵彦文工作了16年。每次马丽来,她们都会认真照顾她,马丽病情没发作的时候,她也会不好意思地说:“每次来都麻烦你们,你们辛苦了。”
但是,马丽病情发作起来也非常可怕。“有一次我看马丽没去吃饭,就跟她打了招呼,上去拉她吃饭去,没想到马丽突然眼放狠光,上来就抓破了我的脸,害我回去给媳妇解释了好久……”袁崇友无奈地说。
在药物的治疗和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下,几个月后,马丽重新变得白白胖胖了。“我们会给她洗澡,剪指甲,按时敦促她吃药、吃饭,马丽精神好的时候特别爱笑,她那双大眼睛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美。”
因为马丽家里条件不好,医护人员就把自己的干净衣服给她拿过来,让她挑选。她特别感谢医护人员。“她爸来接她时,她还会兴奋地挑来挑去。一会说,我穿这件漂亮,一会又说,爸,那件适合你。马丽状态好的时候还是很孝顺的。”赵彦文说。
据了解,丰台精神病防治院全体医务人员为病人捐衣服已坚持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