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引进高产型蔬菜品种 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阳台菜园”成朝阳市民新宠

2016-06-17 作者:刘欣欣

  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芹菜葱……近年来,在阳台上种菜成为了朝阳市民的新爱好。自己动手浇水、施肥,不仅锻炼身体,还能随摘随吃,吃的放心,吃的方便。
  据了解,朝阳区种养中心发挥农业科技服务职能,大力开展阳台菜园推广工作,探索了一条既符合朝阳区区域功能定位要求,又能切实有效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绿化美化居民家庭的新路子。从2011年起,在崔各庄乡京旺家园5家室内阳台示范户开展试验,到目前已经发展到高碑店、孙河等乡600家阳台菜园标准示范户。
  现代农业融合城市生活
  位于通惠河南岸的高碑店西社区是全国新农村试点,搬进楼房的农民变成了社区居民,居住与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高碑店村的百姓依旧有着深厚的农耕情结。
  上周,记者步入高碑店西社区居民的家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生机勃勃的绿,室内阳台、室外露台、院子里,枝繁叶茂地生长着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除了葱茏的绿叶,还有斑斓的五色彩椒、五彩番茄、五颜紫蔬、五味香草等。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个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小型阳台菜园。
  记者了解到,从对这些居民的培训,再到居民家种植的每一株蔬菜、使用的器具基本都是朝阳区种养中心组织和安排的。中心的科技人员还会日常到居民家中进行技术指导。
  在这些居民的示范带动下,不止在高碑店西社区,在朝阳区的多个街道、社区内,如今都兴起了阳台菜园这一新生事物。
  社区专门组织阳台展示
  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之后,百姓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紧张的工作之余,渴望有一方可亲身耕耘的小田地,放松身心,缓解操劳,还能吃上亲手种植、健康有机的果蔬农产。这些,都随着阳台菜园的出现得到了满足。它既拓展了都市农业功能,又让人们触碰到了向往已久的“绿色生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是否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阳台菜园,已然成为了朝阳区不少社区衡量一个家庭“幸福快乐指数”的新标准。高碑店西社区刘金福老人今年64岁,与儿子、儿媳、孙女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老人原本就喜欢养花种草,2012年社区倡导阳台种菜以来,老人找到了兴趣爱好的突破口,开始用心琢磨,精心培育。
  如今,他家的阳台菜园已有20多个品种的新鲜蔬菜,仅番茄就有金曼、绿宝石、紫京珠等多个新品种。老人收获的劳动成果,也都分给邻里、亲戚朋友,让大家共同分享胜利果实。
  在示范与带动下,阳台种菜在该社区已蔚然成风,社区每年还专门组织“半亩园阳台绿化成果展示”,对居民家中有特色的阳台菜园进行评比、表彰。
  引进高产蔬菜品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阳台种菜,选好品种,做好育苗是前提。朝阳区种养中心科技人员在这一点上花了不少功夫。在看准都市型阳台菜园这一项目之后,科技人员先后数次到北京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科研单位取经,精挑细选,引进国内领先的观赏高产型蔬菜品种40余个。
  今年,在朝阳区种养中心的努力下,朝阳区共集中育苗6万株,其中在蟹岛利用集约化育苗场集中专业育苗5万株,培育60个蔬菜品种,另一部分种子送进了社区,指导高碑店西社区育苗1万株。
  为了提高阳台种菜的质量与效率,种养中心还向全区阳台菜园示范单位提供了1000余个栽培槽和配套工具,以及栽培用的基质、肥料等。组织专门人员对高碑店西社区的11家示范户、康营社区45家示范户和兴隆小学等进行专业设计与设施安装。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