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努力实现“碧水绕古都 绿荫满西城”

2016-03-08 作者:陈曦

 
  “区长,我现在住的是一片老旧平房区,什么时候能改造?”、“我家住在西四胡同,停车太难了!”近日,西城区“十三五”居民聊天会举行首场活动,区长王少峰与来自新街口街道的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居民代表30余人面对面,近距离解读了西城区“十三五”规划,同时现场解答百姓关切问题。
  绿化覆盖率将达31%
  王少峰介绍说,西城区“十三五”规划确定了25项指标,与“十二五”规划的17项指标相比,多了8项指标,这些指标又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两类,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13项。
  其中,在经济体制增效方面,提出今后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在人口规模调控方面,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力争2020年将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10.7万人以内。建设更加优美的环境,提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和能耗降幅、细颗粒物浓度降低、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等9项约束性指标,加强环境治理,补齐生态短板。在发展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提出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指数(社区商业)达到70%的目标。
  关于如何提高城市宜居性,给老百姓一个水清天蓝的绿色宜居环境,王少峰说,未来五年,西城区通过依托现有绿地系统和公共空间,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按照分级配套、大小互补的要求,增加总量,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强化功能,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重点建设改造一批水域公园、下沉式绿地公园。努力实现“碧水绕古都,绿荫满西城”的愿景,打造绿色宜居城区。到2020年实现绿化覆盖率达到31%,新增公园绿地17.5万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
  西城区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防治细颗粒物(PM2.5)为重点,到2020年,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达到市级要求。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措并举,进一步减少全区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
  胡同单停单行解决行车难
  在整顿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方面,未来五年,西城区将打造20个环境综合提升区域,覆盖近23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会同300余条胡同、3000余个环境脏乱点治理,“点线面”结合发力,推进“三金海”示范区建设,以及80余条市区达标大街和其他景观提升、环卫作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到2020年实现景观靓丽宜人、公共空间友好、市容整洁优美、风貌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目标。
  在出行方面,将以科技手段规范动态交通管理和停车问题,在主要路口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加大执法力度,杜绝违章停车。实现区域微循环、实行胡同单停单行,解决胡同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全面完成简易楼腾退
  为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针对新增成片棚户区类、平房修缮类、城中村边角地类、危改类和老旧小区整治类,西城区将采取方式包括征收、拆迁、腾退、翻建、加固等方式,结合人口调控、历史名城保护要求,以及征收方式手续多、周期长的问题,将腾退方式作为文保区、老危改、简易楼、城中村边角地的主要实施模式,并向登记式疏解逐渐倾斜。
  将群众诉求放在首位,加大外迁房源的建设和保障力度,提升安置区整体环境提升,加大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安置房源的品质和吸引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简易楼腾退。
  人均寿命将达84.5岁
  针对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王少峰说,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教育方面,未来五年西城区将继续推行学区制改革,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育集团办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大力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实施“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大医院参与慢性病综合管理和干预服务,推进中医院治未病、康复等特色专科建设。到2020年,西城区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4.5岁。
  王少峰说,到2020年养老照料中心和老年餐桌覆盖率达到100%。机构养老床位数将达到4500张,各类老年人按需住得进、住得起。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配送系统,建立无围墙养老院。创新科技养老手段,建立老年动态信息管理库,打造养老服务的平台和载体,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