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只在家过了一次完整春节 北京客运段85后女车长冲在一线服务乘客
2016-02-04 作者:任洁
2月1日正逢小年,早上5时35分,随着闹钟的“铃铃”声,北京客运段北京至唐山段动车指导车长李红娜从睡梦中醒来,洗漱、化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描眉、打粉底到涂口红,一套淡妆她只需15分钟就能完成,这得益于客运段安排的入职培训。按照规定,动车组的女乘务员需要化妆,以清爽精神的形象出现在旅客面前。
早出晚归
一天往返京唐3圈
穿好制服,佩戴列车长臂章,拿上手持电台,李红娜背起出乘包,先去了一趟车队,听当班队长讲工作指示。进入春运,旅客数量增大,队长提醒大家要注意旅客上下车安全。记好注意事项,一看表已是6时,来不及吃早饭,她匆匆去食堂买了2个肉夹馍,一个给自己,一个带给车上的机械师,然后在寒风中加快脚步。当她赶到站台,时钟指向6时25分,离D6611次的发车时间还有一小时。
每次发车都要提前一小时到站台,这是规定,以便乘务组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每次出乘前,李红娜都要检查乘务组的着装,查看电台的电量是否充足,整理乘务箱,看材料是否齐全。
今年1月,她被抽调到北京至唐山线动车上担任指导车长。这个车组由铁路旅行社包乘,一天来回3圈,其中唐山2圈,秦皇岛1圈,早上7时25分发车,晚上22时41分下车,她要在火车上待一天。
当天早上,因为头天夜里气温达到零下9度,D6611次出现一个小问题:6车厢的水管冻住,无法上水。李红娜、机械师和站里工作人员赶紧聚在一起,商量处理办法。忙完这事,旅客开始陆续进站,她又忙着跟乘务员一起引导旅客上车。
送回孩子时
母亲竟没发现儿走丢
李红娜1986年出生,2007年毕业后进入北京铁路局客运段工作,从实习乘务员做起,2013年当上列车长,那时的她刚27岁。她所在的东北段一共34名车长,其中29人为女性,在工作中她们冲在一线,敢打敢拼,同时发挥着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为乘客提供服务。
上周她当班时,像往常一样巡视车厢。走到餐车连接处时,发现一个约四五岁的小姑娘不停地哭泣。她马上蹲下轻声询问,原来小姑娘找不到妈妈了。她一边指导列车员广播寻人,一边继续和小姑娘聊天。在她的安慰下,小姑娘想起妈妈的电话。她用自己的手机打过去,小姑娘的妈妈居然还没意识到女儿走丢,以为孩子自己去玩了,赶紧过来接人。过了几分钟,小姑娘再次来到餐车,向正在开会的李红娜伸出小手,手里握着2个果丹皮和小金桔。那一瞬间,李红娜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热乎乎的。
虽然不到30岁,但她笑称现在90后乘务员都开始进组,自己已经是工作8年的“老人”了。经验丰富的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状况,不久前还被评为“2015年路局级服务之星”。
前两天,北京至唐山段动车出现问题,临时调配了另外一种车型,定员从610人变成586人,这意味着有24位旅客没座位。如何在十几分钟内疏导好旅客,考验着整个乘务组。
当班的李红娜得知后,马上现场编写广播稿,告知乘客前因后果,又和北京站值班员沟通,帮着一起向乘客解释。站里送来一批塑料凳,她带着乘务组一起指引乘客有秩序地进入车厢,安抚暂时没座位的乘客去餐车休息,还给每个人端来热茶。等到腾出座位后,好多乘客反过来安慰乘务员,说你们也不容易,我们就在餐车坐会儿,反正一个半小时就到唐山了。“唐山人民特别仗义。”回忆起当时平和过渡的场景,没有收到一起投诉的李红娜特别感动。
工作8年来
只在家过了一次完整年
春运人员密集,回家心切容易忽略其他事宜。李红娜春运当班时经常捡到乘客落下的物品,小到围脖、手套,大到双肩包、电脑,不一而足。按照规定,列车长要和乘警一起开包检查,清点物品,开具客运记录,再和站上交接,联系失主或等失主报失。仅1月31日、2月1日两天,李红娜的乘务组就捡到4件物品,并且全部在当天物归原主。
有一年春运,列车到站后,她从座位上捡到一个不起眼的包,看着像老年人背的,打开一看吓了一跳:里面有一部手机,一个放有2万元现金的红包,上面写着“祝孙子孙女春节快乐”。她通过手机通讯录,联系到老人的儿子,对方非常感谢,想给她封一个红包,被婉言谢绝,就制作了一面锦旗,第二天在列车经过唐山北站停留时送给了她。
工作8年来,李红娜只有在生孩子的2014年和家人一起过过春节,其他7年的除夕到初三,从没有连续在家度过,一般都是大年二十九全家人提前吃年夜饭,然后她就要出乘。“在车上过春节,乘务组会贴窗花对联,一起吃饺子。如果除夕初一半夜到北京,车队领导无论多晚都会等着,给我们下饺子,挺温馨的。”李红娜说,2015年底,北京客运段特意给跑东北线的所有乘务人员购置了长款羽绒服,车队又给他们配备护膝,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
动车上无法储存奶,产假归队的她无奈地给4个月的儿子断了奶,心里很愧疚。上3天休3天的工作流程,让她无法照看孩子,只能让母亲帮忙,每天抽空给老人打电话询问情况。她送给儿子的周岁礼物,是一辆动车模型,儿子特别喜欢玩。怀柔家中的墙上摆着一家三口的合影,姥姥一逗外孙“妈妈去哪儿了”,儿子就会指着合影,说妈妈在那儿呢。
如今儿子已经一岁半,还没有接触过雪。今年春节,李红娜难得可以和家人一起过除夕初一,她早早就做好计划:在婆婆家过年,串亲戚,带孩子滑滑雪,她说团聚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新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