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精英大会师比技术更考验安全意识 直击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收官战
2015-12-25 作者:闵丹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电线既不太紧也不能太松,时间也要分配好,更不能只追求完成任务而放松遵守安全守则,难度更高。”12月5日,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三方主办的北京市2015年“职工技协杯”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竞赛决赛完成实操项目,50名特种作业电工精英现场“会师”,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比拼。这次比赛不仅是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的收官之战,更是首次针对全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组织的一次大比武,比赛现场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
决赛选手多是老技工
娴熟者提前交作业
在决赛现场记者看到,每名选手不仅都穿着绝缘工作服,戴着安全帽,还携带了平时自用的工具箱。和在初赛和复赛能看到年轻选手不同,从初赛参赛的500多名选手中杀入决赛的,多数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资深电工,来自全市各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通过抽签拿到不同的任务后,每名选手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和之前的初赛和复赛不同的是,本次的任务除了需要按照任务完成整个配电箱的组装,更要提交任务书的电路图的绘制。比起初赛和复赛不到一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本次决赛不仅在于任务难度的提升,比赛时间也长达两个小时,选手们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更有裁判人员全程查看其完成步骤是否符合安全操作准则并打分。
来自中车集团自动化加工厂的张师傅从事电工工作近20年了,这次和厂里的几名同事一起报的名,就只有他进入了决赛,感觉挺幸运,“有了这次经历觉得收获很大,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比赛,无论这次能否得到名次,回去都要和几个同事加强一下学习,现在的新知识、先进技术太多了,做电工的尤其是特种作业的更是一刻也不得放松。”他整个比赛的操作都很娴熟,并提前半个小时完成。
据介绍,本次特种电工技能竞赛考验的就是职工一线的工作经验,这其中既包括专业技能水平,还包括安全操作、隐患排查和事故分析能力,“选手的这四项能力在决赛中都会全面的展现和考量,一个都不能少,哪项有缺失都不可能有好的成绩。”本次组委会的一名裁判员介绍,所以能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是多年在电工行业历练出来的“老技术”,一看任务图的绘制和电线的走线就能看出来。
裁判长现场检测
赛后进行全程技术点评
布线、接线……赛场内,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选手们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逐个的程序,只是和一般电工比赛不同的是,更注重过程中安全操作,通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布线和安装,多数选手的配电箱已经基本成型,原本两个小时的比赛时间,不少资历深厚的选手能提前半个小时完成。和别的赛事不一样的是,选手们最后将作品提交到裁判组,专业的裁判人员现场逐个进行检测,并会通电查看接线情况,整个比赛程序非常的严谨。
“穿管接线的顺序,排线和线头压接是否规范,在提交配电箱的同时裁判组就能基本做个判断,最终经过整个裁判组的商议打出每位选手的得分。”正在进行初步检测的一名裁判员介绍,裁判们眼睛都很“毒”,好作品不用试电就能看出来。据介绍,本次大赛裁判员由多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组成,有着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所有裁判员都经过赛前专门培训,并取得裁判资格。
此外,大赛通过对所有选手作品和成绩的评定,还会出具一份本次特种电工考试的全程技术点评,帮助相关部门了解选手技术水平,为后续技能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大赛检验综合素质
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
本次大赛产生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 优秀组织奖10名。同时按照成绩排名,获奖选手分别纳入北京市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库和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技能人才库,并获得相应的安全技能人才称号。市安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竞赛充分展现了全市电工娴熟精湛的专业技能,检验了当前电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大赛也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全市电工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现状,为今后开展电工从业人员培训、竞赛等工作,提高电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年,将继续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民办企业、职业院校等部门,加强对电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继续联合市总工会举办特种作业电工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做好电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