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特写 > 正文

海淀居民自家阳台变菜园

2015-12-24 作者: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在多数人看来,家中的阳台最多的用途是晾晒衣服、堆放杂物,然而海淀区6个街道35个社区的7000多个家庭中,阳台还多了一个新用途——菜园。利用家中阳台上一平方米的地方,种植绿色、营养价值高、生长期短的蔬菜,这就是由海淀区文明办主办,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一平米小菜园项目。
  去年7月至12月,100多名项目志愿者来到海淀区的6个街道35个社区,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种植需要的盘子和菜种,倡导他们进行种植实践。
  “发放的种子包括很多品种,有松柳、豌豆、萝卜、小麦种子。”项目志愿者徐倩雯介绍,小菜园利用无土水培法,经过选种、浸种、播种、育苗等步骤培育出富含维生素C、核黄素、膳食纤维的芽苗菜,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
  不仅发放种子,志愿者们还对居民进行种植培训,讲授如何种植及食用。“比如,种芽苗菜方法就不难。”徐倩雯说,“每次播种,只需要在种植盘上放置一张吸水性较好的纸张,再将种子平铺在纸上,铺好以后浇上水,将种植盘放置在阳台能够晒到阳光的地方。种子两三天即可发芽,一周即可长成可以食用的芽苗菜。每次播种的种子可以收获一至三次。”
  据了解,一平米小菜园项目的直接受益对象已有3万余人。第一期的推广活动效果不错,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的推广活动已经在筹划当中。“第二期的推广不仅要走出海淀区,而且进一步增加了芽苗菜的种类,让居民拥有更多的选择。”徐倩雯介绍,“同时,根据公益组织的技术改进,新型的一平米菜园可能会采用立体化设计,让菜园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生产出更多的蔬菜。”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