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社工学古都风貌保护
日前,大栅栏街道结合自身特色,围绕街道着力打造的四大工作平台——党建统筹、安全稳定、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平台,为地区社区工作者“量身定制”了一套培训课。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大栅栏,如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古都风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一堂课上,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志忠向社区工作者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大命题”,他分别从古都风貌的概念、大栅栏地区的历史文化、古都风貌的保护措施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进行讲解。
记者了解到,大栅栏街道此次社区工作者培训课共分为10次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古都风貌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专业社工在社区协商治理中的作用、社区自治与社区服务、城市建设与管理、推进魅力大栅栏建设等主题,在夯实社区工作者“基本功”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加入了具有地区特色的课程,课程的主讲人则多由街道处级领导担任。
按照全区统一安排,街道9个社区都完成了换届,同时随着一批新社区工作者的加入,许多社区工作者的岗位有了调整,为了加快推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建设一支专业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学习型社区工作者队伍,街道经过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了此次系统培训,希望大家通过系统学习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为民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地区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