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速览 > 正文

北京新医改半年 基层医院接诊增4成 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下降5%

2019-12-20

 
  本报讯 (记者 唐诗) 19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今年6月15日实施以来,3700所医疗机构诊疗服务秩序井然,已完成门急诊量1亿多人次,出院近250万人次。改革总体平稳有序,符合预期。其中,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量增长40.4%,呈现门诊服务向基层机构分流的良好态势。
  分级诊疗效果持续向好。全市门急诊量较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增长2.1%,其中,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长40.4%,二级医院增长3.3%,三级医院下降5.4%。基层门诊量已连续32个月增幅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呈现门诊服务向基层机构分流的良好态势,预计今年基层诊疗量将比去年净增700万人次以上。住院服务则向三级医院集中,三级医院出院人次较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同期增长16.8%,二级医院增长4.7%,一级医院基本保持不变。
  医药费用得到持续控制。2017年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今年6月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6.2%,增长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例均费用分别增长0.9%、2.6%,是近15年以来费用增长幅度最低的一段时期,门诊和出院患者费用中医用耗材和检验所占比例下降。取消耗材加成后已节省费用11亿元。
  医疗服务补偿结构持续优化。按有降有升、结构调整、总量稳控的原则,规范调整6621项医疗服务项目。中医、病理、康复、精神、手术治疗等技术劳动收入占比增长了2.1个百分点,新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检验收入、卫生材料和药费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2017年实施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今年的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使北京医疗机构告别了以药品和耗材补偿运行成本的历史,代之以技术劳动补偿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控制医药费用,加强公益性。
  同时,医疗服务得到持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等五类慢病一个月或两个月长期处方超过2万张。三级医院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缓解就诊压力集中在上午而造成的院内外秩序问题。无痛胃肠镜等检查预约周期明显缩短,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7家三级医院中,17家压缩等候时间超过30%,预约时间超过3个月的10家医院平均压缩时间为29%,开展核磁共振检查的三级医院平均预约时间压缩到7天。住院服务效率改善,二级医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8.1天,较去年同期下降0.5天。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