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逾52亿立方米 南水进京五年来逾1200万人直接受益 南水占城区供水七成
2019-12-13
本报讯(记者 马超) 五年来,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超过52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00万。这是记者12日从南水北调通水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2014年底江水进京后,北京每年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超过10亿立方米,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目前南水占城区自来水供水总量的七成,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以及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基于充足的南水保障,本市大规模开展了自备井置换工程和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新增130余万市民喝上市政自来水。
为推动水源区发展,2013年初,国务院部署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建立水源区与受水区互助合作机制,明确北京市与河南、湖北两省水源区建立协作关系。北京自2014年开展对口协作工作以来,市区安排资金32亿元,实施项目900多个,双方互派挂职干部320多人次,培训干部人才10000余人次。
据了解,利用首都市场优势,北京率先设立全国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并设立河南、湖北等8个专馆,推进“线上+线下+大宗”销售。同时,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前后方联动、双创联动、市区联动、政企联动的消费扶贫平台。今年以来,水源区农特产品在京销售超过1亿元,500余种特色农产品走进北京市民的餐桌。
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表现在水源区生态持续向好、水质稳定高质达标;通过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生态等协作,助推5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