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起开展整治无名路专项工作 分三批进行命名 本市1006条道路告别“无名”
2018-07-06
本报讯(记者 李婧) 从去年8月起,本市开展整治无名路专项工作,分三批对无名路进行命名。截至6月底,随着第三批275条无名路命名基本完成,该项工作顺利结束,1006条无名路完成命名。
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副处长郭健介绍,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无名路命名涉及朝阳、海淀、丰台、通州等8区,共275条。同前两批一样,第三批无名路命名需要经过规划部门查阅历史资料,现场实地踏勘,提出初步命名预案,征求属地和相关部门意见,网上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再次征求属地意见,最终形成命名意见,报请上级政府审定等多个步骤。
“这仅是规划部门命名一条路所需要的工作流程,如果涉及户籍和门牌排查等需要有关部门协助的工作步骤,流程还要复杂些。”郭健介绍。命名流程启动后,工作人员要收集无名路附近区域的各种资料,比如老百姓怎么称呼它、附近有没有知名建筑物等。随后,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地名资源分析,并制定命名方案。随后,启动专家论证。如果论证顺利通过,就要开始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再次通过后,规划部门就会发布标准地名。
按道路命名流程,市政道路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就应该提交道路命名的申请。如果道路为开发商代征,则是由开发商提交申请。级别比较高的主干路命名,规划管理部门在征求周边意见、上网公示之后,通常会再上报市政府,其他的市管道路,也会在经过公示之后由市级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审批。
去年7月“葛宇路”事件曝光之后,全市开始彻查无名路。经过摸排,全市查出了1958条无名路。梳理后,全市确认需要合并命名或不需要命名的道路900余条,最终确定1006条无名路需要命名。郭健表示,整治无名路的专项工作虽然结束,但是规划部门已将无名路纳入日常管理,市民发现无名路,可通过市规划国土委热线电话010-68056699进行反馈,或者联系“北京规划国土”官方微信和微博。对于市民反映的无名路,规划部门核实后认为需要命名的,将按程序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