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速览 > 正文

身在基层心忧国——4位女代表的履职风采

2017-03-08

 
  身在基层心忧国,履职议政显风流。 
  “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驻地,采访了几位来自基层的女代表。她们中有的是环卫工人,来京前刚刚放下手中的扫把;有的是陶瓷厂的彩绘工,用画笔书写“外来妹”的奋斗故事;有的怀揣着“民情日记”,翻山越岭搜集民情;有的特意带了一套绿色的彝族服装,只为把大凉山的春天告诉北京。这些女代表,带着百姓的心愿从基层走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其他2000多位代表一起履行庄严的职责,共商国家大事。 
  陈腊英:环卫工人代表的“环保议政” 
  “从没想过一个环卫工人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既然选我了,我就要多为工友们说话,让更多的人关心环保事业。”陈腊英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陈腊英仍在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当环卫工人,并多次提交与垃圾处置、环境保护相关的建议。 
  “城市扩大,消费提升,垃圾越来越多,很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难题。”陈腊英说,“如今,老百姓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我们面临的‘垃圾难题’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陈腊英不断寻求解决之策。她曾在建议中提出,实行垃圾减量指标考核,通过立法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减少。她还提出,美丽中国要从环境教育抓起,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益处。
  今年,陈腊英提的建议仍与垃圾分类有关。她建议加快设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谢利英:“外来妹”身后站着一个大集体 
  谢利英是江西人,1993年,24岁的她来到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一间陶瓷厂打工,做陶瓷彩绘工作,一干就是24年。厂里的老工人经常半开玩笑叫她“外来妹”。 
  “外来”让谢利英背负着生活的巨大压力,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更加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20多年里,她几乎年年当选厂里的劳动模范,先后被评为百名泉州优秀青年和泉州市劳动模范。2012年,在当地高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外来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谢利英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作为基层代表,所能做的就是把我身边人的共同愿望反映出来,让我们这个群体获得更多的关注,争取更多的权益。”她说。
  “我代表的不是我一个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大集体呢。”谢利英说。
  黄月芳:“民情日记”记录农民呼声 
  黄月芳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个大红笔记本,里边记录着家乡农民的建议,她说这是她的“民情日记”。来北京后,在人民大会堂、在人大海南代表团驻地,她用这个大红笔记本记录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 
  作为一名从海南中部地区五指山黎族乡村走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50岁的黄月芳十分珍惜自己履职的日子。今年2月28日,刚刚开完海南“两会”,她就连夜赶回家乡继续走村访户,征求民意。
  黄月芳调研发现,在海南中部地区核心生态保护区内,人多地少,农业种植空间十分有限,保护生态与农业开发矛盾突出,仅靠目前的生态补偿远远不够。“第一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提的是实施生态核心区补偿的建议,山区群众为保护生态作出贡献,应当获得相应补偿。”黄月芳说,五指山市从2014年开始,对全市农民发放生态直接补款,每人每年可以领到400多元。其他中部山区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今年,我的建议是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加大补偿力度。” 
  黄月芳说:“我来自基层,带着农民的呼声来,就要在会上为百姓说话。”
  潘成英:把大凉山的春天告诉北京 
  潘成英特意带了一套绿色的彝族服装来北京。“绿色象征着春天,我要穿着它走进人民大会堂,把大凉山的春天告诉北京。” 
  大凉山地区,沟壑纵横、山路曲折。自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喜洋洋、美洋洋双语幼儿园董事长潘成英很多时间都是行走在田野乡间,就民族地区教育、交通等进行调研,提出建议。她说,听民意、写建议、看落实,是人民代表应尽之责。 
  两会召开前,潘成英走进喜德县则约乡中心学校。在这里,很多娃娃寄宿在学校,床铺紧张。“在凉山州,寄宿制学校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潘成英说,今年,她将就加大发展寄宿制教育提出建议。 
  据新华社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