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360万学生受益营养改善计划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实现全覆盖
2016-08-31 作者: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任洁)记者8月30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已经有29个省份13.7万所学校超过3360万学生受益。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扩大地方试点,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统计显示,五年以来,中央财政为699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含19个团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800元/年),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其中营养膳食补助资金862亿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补”)资金429亿元,食堂建设资金300亿元。地方试点地区参照国家试点标准执行,中央财政按照不超过50%的标准给予奖励性补助。
营养改善计划确定了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等三种模式,学校食堂供餐最受学生欢迎。截至2016年6月,试点地区共完成食堂建设项目近6.8万个,试点地区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达到74%。
目前,我国每天有超过1/2的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近1/4的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能吃上营养餐。实现国家试点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部分省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教育部建立了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每一名享受补助的学生都能在系统里查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2015年,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要比2012年高1.2cm-1.4cm,各年龄段男女生的平均体重多0.7kg和0.8kg;监测中小学生的贫血率从2012年的17.0%降低到2015年的7.8%。试点地区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6%上升到2015年的93.6%。但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情况与推荐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禽畜肉类、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的供应不足。
下一步,教育部将确保所有学校食堂持证经营,进一步提高食堂供餐的比例,不断丰富供餐内容、改善供餐环境、提高供餐能力;将政府采购、集中招标落实到每一笔大宗原材料采购,严把“入口关”,坚决阻止不合格企业参与。
■马上就访
“饭菜价廉味美,我觉得很幸福”
“我家住在红军长征途经的昆明市禄劝县,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父母没有能力考虑如何让我们姐妹俩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秀屏中学学生刘红英介绍,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学生每年享受800元营养改善计划补助,住校生每年还能享受1250元的寄宿生生活补助。
她说,现在学校每天为学生免费提供早餐,改变了孩子们祖祖辈辈每天吃两餐的习惯。“作为农村寄宿学生,每天有营养早餐吃,饭菜价格稳定、味道可口,我觉得很幸福、很满足。大人们都说我气色比原来好了,越来越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