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将推出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 包括产地、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2016-01-28 作者:周美玉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为了让百姓吃得放心,本市今年将对食用农副产品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昨天上午,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在去年推出肉类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今年将推出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预计在一个批发市场、300个蔬菜专卖店、300个社区蔬菜车的直供点可以进行蔬菜的安全可追溯。
本市是一个特大型的消费城市,比如每天吃的猪肉是1850吨,折合约2.4万头猪。此外,每天还要吃掉2.4万只羊、2400头牛、2.5万吨的蔬菜、2500吨的大米、3750吨面,还有800吨鸡蛋、625吨食用油、300吨食盐,“量非常大,而且北京生活必需品80%来自于外省市,所以保证北京生活必需品的安全供应和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今年将对食用农副产品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这几年,本市一直在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去年推行猪肉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市民通过扫描包装上的20位条形码,就可以知道这个猪肉从哪屠宰的、经过了哪些流通环节等。到去年为止,实现了11个屠宰场全覆盖,8个猪肉批发市场、22个连锁超市的319个门店和106个猪肉零售店都可以进行追溯,今年将进一步推广。
同时,将实施蔬菜可追溯系统,“比如这个菜从哪产的、农药残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预计将在一个批发市场、300个蔬菜专卖店和300个社区蔬菜车的直供点实现蔬菜的安全可追溯”,闫立刚说:“这个码是给商店和蔬菜直供车配的专门设备,市民可以去扫。同时,今年准备进行升级,市民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扫了。”
闫立刚指出,对于没有这些“身份证”的产品将加大检测的力度,逐步规范本市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使大家吃上放心肉、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