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名工会“新人”接受入职培训 首次加入职工沟通和心理调适课程
2015-06-30
本报讯(记者 闵丹)“在我国,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从昨天开始,本市122名新入职的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在北京职工大学接受了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培训的第一课,来自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的副研究员,给工会“新人”解读了工会的历史沿革及工会法律法规。
和以往培训不同,本次特别加入了职工沟通技巧和心理调适方面课程,帮助即将走上工会岗位的专职社工更好地在基层为职工服务。为期两天的课程涉及市总工会“1+15”文件解读、工会历史及主要法律法规、工会经费税务代收代缴、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等多项工会服务内容。
“原来一张小小的工会服务卡能汇集这么多的服务,今后我一定在基层好好宣传和推广这张卡,让更多职工感受工会的温暖。”来自丰台的王女士听完“京卡办理和信息采集”的课程感触很深,对于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她充满了期待。
目前,全市已经有1400多名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活跃在全市各区县、开发区服务中心以及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工会服务站和部分社区服务站。工会组织依托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职工直接提供困难帮扶、互助保障等综合服务。市总工会不仅建立了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招录、退出机制,还规范了工资待遇和合同管理,建立培训、考评、激励机制,并根据各区县的情况,随时进行人员的调配和补充。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招录一批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补充到基层工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