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为何摆假书?
2015-08-31
近日,读者郭先生去长春图书馆看书,在读者自修区,郭先生从摆满名著的书墙上顺手拿了一本,发现那竟是个纸盒子,只是贴了名著的书皮而已。在自修区多个书墙上,读者能拿得着的都是假书。图书馆工作人员解释说:自修区的墙空着不好看,所以摆了一些假书,主要起装修作用,还可以提升读者学习的氛围。(8月30日央广网)
或曰,图书馆只是在读者自修区的墙上摆假书,只为美观而已,有什么关系?其实,如果认为墙面空着难看,或担心无人看管的自修区摆放真书可能会丢失,那么,吊挂一些花草,装裱一些名人名言,同样可起装饰之效,也不用提防“孔乙己”。至于在自修区放假书可提升读者学习氛围,更是荒诞不经,悬挂名人名言、摆放真书岂不是更能提升学习氛围?一旦读者识破这种形式主义,会顿有弄虚作假之感。读书让人增智,也教人诚信,放假书恰恰是反诚信的。
有网友说得好:“图书馆放的是假书,花的是真银子!”这些年,生产仿真书、装饰书等“样子书”几乎已成生意兴隆的行业,颇受家具专卖店、企事业单位追捧,以粉饰自己的文化气息。以收藏图书为使命的图书馆要用好每笔资金,岂能把钱花于“样子书”?与其购买假书,不如再多买一些真书。就像一位网友所说:“干净的留白不等于贫瘠,好看的肥皂泡也不代表富有,丢掉了真实,一切都是虚伪的。”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