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每日图评 > 正文

让环卫工休息得有尊严

2015-08-14

  8月12日凌晨1时,南昌市渊明南路1号居民小区里一片漆黑。在该小区进门右拐处的水泥地上,蜷缩在竹板床上的朱木根,因为有些感冒,时常被周边的一点点动静给惊醒。谁曾知晓,这个59岁的汉子在环卫岗位上已经干了11年。而由于没有身份证难以找到住处,孑然一身的他已经在街头露宿了11年。(8月13日中国江西网)
  这真是让人心酸,也让人想起了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于这个环卫工,当然不奢望什么“广厦”,只求一个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然而,城市里那么多高楼大厦,虽然他也在这个城市扫了11年的大街,却只能栖息在两根竹竿和塑料布搭起的一座“简易棚”里。
  需要追问的是,11年间,有关方面,比如环卫部门,比如社区,有没有想到,给他安排一个安身栖息之所,让他“每天从早上7时开始清洁,到晚上6时收工,足足要工作至少11个小时”之后,不再风餐露宿?
  而这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既然可以安排他的工作,也完全可以安排他的住宿。实际上,于他工作了11年的单位,对于他至今没有身份证,本来也不该不闻不问,而如果单位出面,帮他与有关方面沟通,朱木根或早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如朱木根那样,从事高强度、重体力、危险性大和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为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所得却普遍不多,无疑,朱木根露宿11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仍然令人堪忧。
  □钱夙伟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