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每日图评 > 正文

远离“过劳死”须围歼“超负荷”

2015-07-02

  6月29日傍晚6时30分,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离世前一天,他曾头昏乏力、四肢酸软,以为只是疲劳过度。谁也不曾想过,这“疲劳过度”最后导致了这样的悲剧。(7月2日《新快报》)
  过度加班超负荷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君不闻,积劳成疾。其实,一个人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次两次或一天两天加班,并不会怎么样,但天长日久就是一种无形伤害。尽管有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好比骆驼背稻草,一般都会认为骆驼很强大,区区稻草不会将其怎么样,但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一根根稻草不断累加,最终也会压垮骆驼。人非机器,连续工作24小时乃至48小时,这显然是超负荷工作,而这说得不客气就是对职工健康的残酷压榨。
  像这样频繁加班的现象不独是一些大医院一枝独秀,在一些行业部门也是常有的事,为了赶时间、任务,夜以继日几乎是家常便饭。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加班加点,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偶尔的加班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多大影响。但若加班成为常态化那就另当别论,那就说明岗位严重差人,仅以加班来应对是很值得商榷的。
  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以及每天8小时工作制必须得到严格执行,这是职工法定权益。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必须正视这一点,尊重职工的这一权利,该增加编制的增加编制,切不可以频繁加班来透支职工健康,去赢得单位及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因为职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相信,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崔恒清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