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每日图评 > 正文

用法律驱散暴力伤医的戾气

2015-01-22 作者:赵耀世 来源:劳动午报

  1月18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医生殴打一对老年患者夫妇。院方前日澄清,患者两度插队,还扇医生耳光。事后,院方为其中一老人做了检查,老人已离开医院。院方呼吁双方相互尊重,社会多理解医务人员。(1月21日《东方早报》)
  医患关系紧张,并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院方。在很多时候,不文明就医往往会成为暴力冲突的导火索。就如文中那样,老人“急个人之所急”,决然不顾病重患者的安危,用插队的不文明方式挑起了事端。本来是件平常事,可暴力、耍赖的行为让问题不再停留在道德层面。
  体制内的弊病,绝非是实施暴力的理由。更何况不守公共规则且暴力伤医,本身就突破了文明底线。老人插队不成就打人、干扰医生救治工作、躺下耍赖讹人、无视警方笔录等一系列丑径不仅让节操碎了一地,也触碰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生也有人格尊严,医院也需良好公共秩序,法律保护对象绝不能因为年长就可网开一面,因为一旦放纵这种行为,就容易滋生暴力伤医的戾气。
  医护人员遭遇伤害,当务之急就是立法。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医疗保护制度,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从频频爆发的医患纠纷来看,深化医疗改革的确需要加快推进,而要实现目标,就需要法治、德治、机制建设并齐跟进。所以,把暴力关进法律的牢笼,其实也是医改的应有之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