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嗤嗤……”8月3日上午9点多,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苗圃路一处正在施工的煤气管道发生了泄漏,而周边又是各家商铺和居民楼的集中地,情况危急。但令消防官兵担忧的是,苗圃路上的临街商铺和各个小区的居民都因为闻到味道出来围观,更有甚者,竟然当场抽起了烟。(8月4日《现代金报》)
煤气管道泄漏,市民竟然还围观看热闹,甚至现场抽烟!不得不说,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上,是存在“软肋”和“短板”的。
首先,群众在事故发生现场聚集和围观,会阻碍交通等,不利于救援,如果发生二次事故,无疑会加大伤亡情况。其次,煤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煤气泄露时,不得有明火,甚至不得开关灯,这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但遗憾的是,煤气泄露现场悠闲地抽起了烟,这无疑将自身与他人,还有公共安全都推向了一触即发的危险境地!
安全知识的缺失,甚至煤气泄露现场抽烟的危险行为,无情地暴露了一些人思想意识上的安全“软肋”和“短板”。对此,煤气供应、消防、政府等相关部门还须举一反三地反思:在事故应对、煤气使用、消防安全等宣传工作中,我们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到位?民众还有哪些错误意识和行为,需要我们去纠正?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