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编码”垃圾袋是个好办法

2020-05-28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为360户村民统一配发了可降解垃圾袋,袋身上印有门牌号编码,若分类有误,指导员将通过编码进行溯源,精准提升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正确率。目前,该村垃圾分类参与率100%、正确率98%。(5月27日《北京日报》)
  垃圾分类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不少地方在操作的过程中都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什么垃圾分类口诀法,什么积分兑换法等,但“编码”垃圾袋还是少见的。据说,该办法成本低,垃圾袋还可以二次利用。所以,使用“编码”垃圾袋的地区垃圾分类参与率、正确率都相当高。
  在一些人看来,垃圾分类处理成了难事,但什么事只要善于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北京一些地区在推出“编码”垃圾袋问题上,就十分用心。据媒体报道,垃圾袋是象征环保的绿色,编码则使用黑色加粗字体,很显眼,便于垃圾指导员操作。当然了,一个好的创意落地,也要有文明素质高的市民、村民配合。
  “编码”垃圾袋这是个好创意,一方面,增强分类责任心。试想,垃圾袋上都有自家的门牌号,谁还会不负责任地乱分类呢?另一方面,以码追袋,即便对那些分类缺少经验的人来说,初次分类不好,垃圾分类指导员可以通过编码进行溯源,找到当事人面对面进行指导。
  总之,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并及时向全国推广,这样才能让一些地区少走弯路,让垃圾分类推进的速度更快些,更好些。□刘宝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