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辽宁本溪的项目管家协助企业办理开复工手续登记备案56次;沈阳市沈北新区的项目管家为辽宁通九州商贸有限公司办理进出口增项业务仅用了15分钟;盘锦市高新区的项目管家为口罩生产企业盘锦佰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发营业执照只花了一天时间……在辽宁,18000家企业及项目配备的8300名项目管家的共同努力,让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走上了“快车道”。(3月11日《工人日报》)
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面临不少困难,如资金不足、物流不畅、防疫物资缺乏等,急需政府部门帮助协调解决。辽宁推出的“项目管家”制度,就是政府部门指定专人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项目管家”履行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协调员、代办员、宣传员的职责,第一时间掌握项目动态,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和诉求,协调行政职能部门逐项解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项目管家”帮助企业疏通“中梗阻”、打通“断头路”,一则增强企业战胜疫情、恢复生产的信心;二则也是精准帮扶企业的创新之举。而且通过“项目管家”履责,能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还能让机关人员在实践中转变作风、增长才干。
事实上,“项目管家”制度在其它地方也有尝试。如北京配备市区两级“服务管家”,为项目落地打通政策通道,推进问题解决落实;甘肃大力推广“项目管家”“不来即享”等做法,为企业和项目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服务;还有的地方实行项目审批“管家式”服务,针对重点项目设立“项目管家”,由“企业家亲自跑”变为“项目管家代替跑”。
总之,“项目管家”值得各地借鉴,不仅适用于疫情之下助企复工复产,而且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付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