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该给过度包装的盒装水果“减负”了

2019-12-06


 
  “不光不能挑了,想多买点、少买点都不行,盒里装几个就只能买几个!”想买二斤苹果的市民陈女士挺纳闷儿,家门口几家水果店都“升级”了,可买水果却比以前更麻烦:很多水果都被分装进塑料盒,只能论盒买。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水果店都开始给过去散装的水果层层“穿衣”:封上保鲜膜、装入塑料盒、套上塑料袋。(12月5日《北京日报》)
  基于批量销售需要,水果装盒成为电商渠道的标准模式。如今,一些实体水果店引入盒装水果模式,既有延长保鲜的好处,又能借机卖高价,还减少了顾客的挑选,降低了人为损坏。层层加码的包装成本,都要摊入水果成本里面,最终还是消费者来埋单。
  盒装水果产生的包装垃圾“三件套”,则是最棘手的环境问题。由于这些保鲜膜、塑料袋、水果套、塑料盒等不可降解,回收利用渠道也不健全,大都成了“白色污染物”。显然,过度包装的盒装水果增加消费负担,又与限塑、垃圾减量等环保政策不符,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对盒装水果衍生的各种问题调查、研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白色污染物的立场出发,有必要参照月饼包装限制措施,对水果包装也进行限制。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明确包装盒体积、容积率、成本占比等,不得超过相关标准,从而实现盒装水果的包装“减负”。同时,要求商家在售卖盒装水果时,应将毛重与净重分别标识出来,以厘清包装分量占比,让消费者清楚明白花钱,避免商家玩猫腻,拿超重包装忽悠消费者。□江德斌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