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投诉居高不下还须法律破解
2017-04-14 作者:罗瑞明 来源:劳动午报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诉分析显示,一些新消费领域投诉增长较快。网络购物、文化娱乐服务、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接入服务等新兴业态和升级类服务投诉继续保持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态势,投诉增长分别达42.8%、37.8%、29.4%。(4月12日中新网)
不可否认最近这些年相关部门对于网购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如:对不规范网店贴上“警示标签”,“神秘买家”进行巡逻,扩展网购举报渠道等等,尤其是《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的出台有力的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然而,网络商品交易范围广品种多、量特别大,要对每样商品实行监督并非易事,再则网络带有虚拟性,不能像实体店那么直观的了解,购物者只能通过广告和商家所列的商品详情进行了解,看已购者对商品给出的评价进行判断,由此如果商家广告夸大其词或给出的商品评价不真实,就很容易产生误导。
投诉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维权不易,如果投诉方便,商家也不敢随意出售货不对板的商品,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在于举证,假如来个举证责任倒置,与被举报者提供相关的资料证据,维权还会难吗,如此,商家就得小心翼翼,多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网购投诉居高不下的状况就将得到有力的破解。
一般情况下“谁主张,谁举证”,这对于网下实体店可以适用,而对于网络销售这一特殊的渠道却难度不小,因而,还应进一步的完善法律,根据网购的特点,从立法的角度解决维权难问题。
□罗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