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鲜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2017-04-13 作者:许庆惠 来源:劳动午报
4月10日,记者在哈尔滨客运段哈齐高铁车队采访拍摄了正在参加岗前培训、即将上岗的高铁乘务人员,体会每一名准“动姐”背后的付出。在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中,准“动姐”们需要进行理论、形体、服务礼仪、列车实训等多方面培训。(4月11日新华社)
现如今,坐过动车高铁的人已经不在少数。在列车上,人们都会看到年轻漂亮的“动姐”、“高姐”们身穿得体的工服,化着淡妆,面带微笑,迈着优雅的步伐来回穿梭在疾驶的车厢内。于是有人很羡慕“动姐”的工作,觉得她们的工作既体面又轻巧,还可以到处看风景,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
其实不然,只要你深入到“动姐”、“高姐”的真实工作中,就会知道在她们光鲜的背后,是超出想象的辛勤的付出。一是在入职前的培训方面。培训的内容繁多,从礼仪、化妆、形体、英语、微笑到各项工作技能。别的不说,就说练微笑和站姿。一双筷子、一本杂志就是练习微笑和站姿的道具。练微笑时筷子要紧靠两边嘴角并只能轻轻含着,时间一长就会感觉两腮发酸发胀,顺着嘴角和筷子流口水。练站姿,头顶一本杂志,稍有晃动,杂志就会滑落下来。在经历了刻苦铭心的培训,经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上岗,成为一名“动姐”、“高姐”。二是“动姐”、“高姐”的工作是全程站立。要不断地巡视自己的车厢,调整行李、查验车票、时刻关注需要特殊服务的老人、小孩、病人的情况。一天下来,走个几十里路不在话下。许多“动姐”、“高姐”的脚上都磨出了老茧。三是常年奔波在列车上,与自己的家人离多聚少。有的家有年迈的父母,无法照顾。有的家有幼小的孩子,不能每日伴陪成长。正是众多“动姐”“高姐”用她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乘客愉快的旅途,赢得了乘客的赞美。
□许庆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