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遏制“分虫”蔓延 还须“左右开弓”

2017-04-13 作者:张智全 来源:劳动午报

  据北京警方通报,针对北京市交通执法站周边有人为交通违章人员有偿清理驾驶本违章积分(俗称“分虫”)、严重扰乱交通管理秩序和周边治安秩序的情况,北京警方日前出动警力300余名,在50余处地点开展了集中抓捕工作,抓获多名涉案嫌疑人(4月12日《 人民日报 》)。
  所谓“分虫”,是人们对倒卖驾驶证记分牟利者的形象称谓。这伙人利用违法驾驶人花钱“消灾”的心理,通过散发小传单、张贴小广告,以及在网上吆喝等途径招揽“生意”,李代桃僵,替驾驶人消除驾驶证违法记分而牟利。
  “分虫”替人消除驾驶证违法记分,不但扰乱正常的交通安全管理秩序,削弱交通安全管理的法治效果,让交通违法记分处罚制度形同虚设,损害法律权威和尊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分虫”这种行为,会直接让驾驶人对原本严肃的交通安全法滋生“心不在焉”的侥幸心理,潜移默化地干扰驾驶人交通安全法治观念的养成,影响交通安全文明环境的构建。显而易见,“分虫”既是导致交通安全法治效果不彰的“消减器”,又是交通安全文明环境构建的“绊脚石”,对其依法遏制,实乃题中之义。
  遏制“分虫”蔓延,不能仅将打击的目光紧盯“分虫”,还应“左右开弓”,配套必要的技术防控手段。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分虫”卖分牟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对其从重处罚,让其为自身的不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倒逼其在法律的威慑面前不越雷池。
  另一方面,要切实优化升级交通违法拍摄系统,提高画面质量,以清晰可辨的视频画面坐实驾驶人违法驾驶的证据,在技术上不给其留下任何可能偷梁换柱的空间。如此“左右开弓”,“分虫”自然会失去滋生的土壤和空间,实现标本兼治的最大公约数亦才不会陷入“镜花水月”的尴尬。
  □张智全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