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校园食品安全 仅靠直播后厨还不够

2017-04-12 作者:许辉 来源:劳动午报

  日前,教育部发文鼓励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多地校园食堂后厨也已实现电视或网络直播。后厨直播的效果如何?能否遏制校园食品安全事故?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记者进行了调查。(4月11日中新网)
  为校园食品安全装上“电子监督之眼”,直播校园食堂后厨,打破校园食堂饭菜制作过程的“暗箱操作”,让校园食品安全更透明、更有保障,这是教育部发文鼓励直播校园食堂后厨的初衷。但直播后厨只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一种途径,要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直播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的形式可借鉴。
  从形式上来看,直播并非公众对校园食品安全知情权的唯一途径。其实,最关心校园食品安全的,莫过于学生家长。在以往的实践中,有些学校把食堂当成单位“重地”,明确规定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尤其谢绝家长入内,主观上不想让公众知晓食堂安全卫生情况,客观上的安全卫生条件也怕让公众知晓,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最终酿成食品安全事故。鼓励直播后厨无非是使校园食堂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但监督的途径并非直播这一条,有条件的地方就可把直播做实做好,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则可采取邀请学生家长轮流参观、参与,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在家长见证下进行,后厨制作邀请家长参观等,同样可以把校园食品安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社会可感可知。
  直播后厨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增进校园食品安全的系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食品安全的所有问题,如食材来源、储藏等是否安全,单靠直播并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全程留痕机制,能够通过直播后厨的形式确保安全的,就以直播并保存视频的形式予以留痕,无法通过直播形式留痕的,应当通过建立采购台账、原材料可追溯机制、现场抽查检测等多种形式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许辉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