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网络消费维权还须运用大数据思维

2017-03-23 作者:张智全 来源:劳动午报

 
  面对网络消费诈骗野蛮生长的恶性循环,消费者、相关网络消费平台和监管部门,都应运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维权手段,进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织密网络消费维权天网。
  日前,360大数据中心发布了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报告显示,互联网用户遭遇消费诈骗等行为后,维权成本比较高,普遍存在举证难问题,很多用户不大可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权。(3月22日《法制日报》)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催生了网络消费诈骗的风生水起。囿于维权成本的高昂和举证困难等因素的掣肘,不少受害者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同时,网络消费诈骗所产生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等问题,对监管亦构成了巨大挑战。显而易见,面对网络消费诈骗日益多发的客观现实,传统的消费维权手段已然行不通。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应与时俱进地运用互联网思维,织密大数据共治天网,才是上善之策。
  实际上,针对近年来网络消费诈骗多发的趋势,维权意识觉醒的消费者也好,相关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也罢,都为此做出了艰辛的努力。遗憾的是,艰辛的付出并未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究其缘由,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缺乏大数据思维,以及没有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织密共治的天网。
  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网络消费依托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市场环境,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昔日各自为政和被动应付的消费维权方式,对此已经不适应。换言之,如果网络消费维权的手段无法找到针对网络消费诈骗新形势、新情况的切实发力点,那么不管相关各方再怎么努力,也都会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窘境。在这情况下,坚持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织密网络消费维权的天网,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众所周知,基于互联网技术而生的大数据拥有海量的信息,只要这些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实现共享,不良商家的负面信息都可以轻松地被锁定,消费者维权自然会少去取证难的烦恼,监管部门也可按图索骥地精准监管。在这方面,上海长宁区就曾有成功的先例。该区市场监管局和美团点评合作,开发出“天眼”系统——餐厅市民评价大数据系统,由系统智能检索分析用户在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上的评价,继而形成负面信息线索库。在大数据系统的支持下,不但监管部门能够有的放矢对网络消费平台予以监管,而且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在海量数据中筛选关键词,锁定不良商家的负面信息,从而为依法维权保留证据。
  目前,各类网络消费平台都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为利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消费维权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网络消费诈骗野蛮生长的恶性循环,消费者、相关网络消费平台和监管部门,都应运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维权手段,进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织密网络消费维权天网。如此,各方的“分治”定能走向“共治”,实现网络消费维权共赢的最大公约数也就不再是“镜花水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