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职工亲子工作室”建好更要用好

2017-03-22 作者:杨玉龙 来源:劳动午报

 
  让“职工亲子工作室”充分发挥好作用,不仅要发挥好单位的作用,更需要创新举措,依托专业力量,引进社会资源,不断规范管理流程,使其不仅建得好,更要用得好,在成熟的基础上,也可以尝试对社会开放,努力扩大服务对象。
 
  未来2年,上海工会将再建800家“爱心妈咪小屋”,使其规模达到2500家左右,并试点在企业内推出升级版——上海工会“职工亲子工作室”。这是《工人日报》记者在3月6日举行的上海工会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7周年暨“爱心妈咪小屋”创建升级推进会上获得的信息。(3月20日《工人日报》)
  女职工们不仅需要在职场上打拼,更担当着母亲这一重要角色。但是也正是基于女性的特殊身份,她们在就业时不仅屡遭不公平待遇,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生育孩子的女职工负担更重,一边是工作,一边是襁褓中的孩子,两头都割舍不断。在二孩政策放开后,这样尴尬境地更尤为突出。
  为女性职工,尤其是为职场妈妈们做好贴心服务,不仅体现的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心,更彰显了社会的温度。上海“爱心妈咪小屋”是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职场女性提供的私密、卫生、舒适、安全的休息场所,可以说是办到了女职工,乃至其家庭的心坎上。自2013年启动以来,规模已扩展至1765家,受到了女职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同时,爱心妈咪小屋升级版——“职工亲子工作室”,定位于积极探索在职工需求集中且有条件的企业、园区、楼宇等单位开展职工子女的晚托、暑托、寒托等各类形式的托育服务。应该说,这既是单位及工会组织为解决职工燃眉之急的务实之举,又是对当前托儿所、幼儿园及社区托育点的有益补充,可谓是“一举多赢”。
  据报道,尽管首批挂牌试点的12家“职工亲子工作室”模式不尽相同,但“暖心”是其共有特征。比如,携程旅游采取的是朝九晚六,跟着妈妈一起上下班“同进同出”的全日制幼托模式;沪江教育的幼托模式更突出应急功能,其“宝宝屋”配有玩具设施,就在办公区域一侧,还可以通过视频软件,随时查看孩子在“宝宝屋”的情况。
  实际上,“全面二孩”呼唤着多样化的“托幼服务”。让女职工安安心心工作,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让孩子健康成长,不仅是妈妈们的事情,也不光是家庭的事情,需要企业、社会和国家共同来努力。从“爱心妈咪小屋”到“职工亲子工作室”,体现的是对女职工的“厚爱一等”,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践行。
  让“职工亲子工作室”充分发挥好作用,不仅要发挥好单位的作用,更需要创新举措,依托专业力量,引进社会资源,不断规范管理流程,使其不仅建得好,更要用得好,在成熟的基础上,也可以尝试对社会开放,努力扩大服务对象。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