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学雷锋不仅要有热情也需要动点脑筋

2017-03-06 作者:许庆惠 来源:劳动午报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在北京公交集团就有这样一位活雷锋。汪延辉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15车队的一名站务员,52岁的他已经在公交岗位干了37年,做过公交驾驶员,也当过售票员。从事站务员工作这3年多,汪延辉每天早上都会准点到地铁口接一对盲人夫妇,接送、搀扶他们换乘公交车,无论寒冬酷暑,从未间断过。(3月5日《北京晨报》)
  记得《雷锋日记》(1961年9月11日)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52岁的站务员汪延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公交人的职责,3年如一日,每天准时准点接送一对盲人夫妇换乘公交车。和《雷锋日记》中所写的一样,他用一颗温暖的心,让一对盲人夫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情。
  学雷锋不仅要有热情,也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帮扶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从汪延辉学雷锋的实际情况分析。一是他有一颗仁爱之心。在从事站务工作的3年多时间内,无论寒冬酷暑,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从未间断。二是他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3年多前,当他发现两位特殊乘客后,通过仔细观察,他摸清了这对特殊乘客的出行起点、目的地、换乘地点和时间,掌握了他俩的出行规律。三是为这对盲人夫妇选择了搀扶路线,直接到地铁口接上他俩,提前打开车门,安顿他俩坐好后再去服务其他乘客。由于汪延辉将爱心、观察力和正确的帮扶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这对盲人夫妇每天都能出行顺畅。我们应该从汪延辉学雷锋事迹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才在帮助别人时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