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后跳槽”多些理性思考
2017-03-03 作者:袁浩 来源:劳动午报
很多人认为“节后跳槽”是一种市场乱象。有的人甚至质疑,这是否会影响更多从业者的工作归属感?或者是否会带来新一轮职业危机?可见,人们针对白领跳槽这一现象,多少总会现出消极负面的情绪。然而,对于“节后跳槽”,旁观者、当事人和管理者都应多些理性思考。
春节过后,往往被人认为是职场的“跳槽旺季”。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此外,在跳槽一族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的比例最高,为77.8%。(2月28日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大学毕业生纷纷走上工作岗位,每年春节假期结束之后,节后“跳槽潮”话题都会引起社会的热议。其中,很多人认为“节后跳槽”是一种市场乱象。有的人甚至质疑,这是否会影响更多从业者的工作归属感?或者是否会带来新一轮职业危机?可见,人们针对白领跳槽这一现象,多少总会现出消极负面的情绪。然而,对于“节后跳槽”,旁观者、当事人和管理者都应多些理性思考。
旁观者要多些理性思考。白领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甚至可以说,市场竞争越激烈,人才流动也就越大,未来或将成为一大趋势。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跳槽本身没什么不好。随着现在择业就业机会的增多,一些人不安于现状,一年内换几次工作也不再是个新鲜事。这些人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去更大的平台一展所长,去心仪的岗位发光发热,让人羡慕,也值得尊敬;即便有人只是听从内心,想换个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那也是人之常情,应该被祝福、被尊重。因此,我们不必对他人的跳槽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当事人要多些理性思考。尽管跳槽与否是公民的权利自由,但对于当事人自己来说,还是要慎重对待。实践证明,一些人“任性跳槽”,与自身的攀比心理、赶超欲望、浮躁心情有关。现实当中,人们在朋友聚会、休闲娱乐过程中,精神最容易“膨胀”,这也是白领往往会在“节后”选择跳槽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有专家提醒,白领跳槽千万别逞一时之快,更别一味追风赶潮,而要“三思而跳”。毕竟,跳槽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图一时之快盲目为之,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被动、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
管理者要多些理性思考。马云曾对员工为何辞职进行过总结,他认为,员工的离职原因虽然林林总总,但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因“管理太烂”而让员工“干得不爽”。马云的总结精准到位,值得管理者深思。
因此,用人单位要善于从白领的跳槽轨迹发现现代白领对工作新的追求和期待,及时反省一下自己的管理是否科学,能否激发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忠诚度;自己的管理是否能满足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找准问题症结之后,企业要有更多的作为,在平时更加关注员工,了解员工心理和思想动态,尽可能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好、更满意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让员工能看到未来,别让员工的心“委屈了”,这样才会对企业形成归属感和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