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瘫痪”应尽快修理
2017-02-08 作者:许庆惠 来源:劳动午报
家住西城区新街口西里二区的王先生反映,小区3号楼9单元的门禁损坏后,近四五年来一直未得到修复,外来人员可随意进出楼门,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楼各个单元门前虽然贴着防盗提醒,但部分门禁确已处于“瘫痪”状态,有些甚至大门敞开(见图)。该小区物业表示,近日已整体重修,由于缺少零件,部分门禁未完工,会督促工程部门尽快处理。(2月7日《北京晨报》)
眼下,在许多小区里都存在着门禁“瘫痪症”,楼门四敞大开,人员自由进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入室盗窃案件增多、楼道内卫生环境极差、楼道内到处是小广告。为什么有门禁不用,而形同虚设呢?大致原因有三:一是门禁的产权人不同,维修单位也不同,情况比较复杂。商品房、经济适用房、自住房、公租房小区的门禁由开发商设置,物业负责维护。而处于准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一般是由街道办事处投资安装的,一旦过了保修期,维修就成了问题。二是有的单元内住的租客较多,没有办理门禁卡,为了进门方便,故意用砖头等别住大门。三是一旦发现门禁失灵,物业去维修时,由于原来生产门禁的企业已经停产,没有配件,需要寻找合适的配件,耽误了时间,造成损坏的门禁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
甭管出于什么原因,一旦发现门禁失灵,为确保住户的安全,都应及时修复。首先,作为物业,应做到安全保障义务,对失效门禁应尽快修理,达到正常使用状态;其次,物业应每天按时巡逻,储备相应的易损门禁配件,配备相应的维修人员,及时发现失灵的门禁,并进行快速维修;再次,作为业主和房东,在进出时要随手关好门禁,为租客办理门禁卡。一旦发现门禁失灵,立即向物业通报,请他们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