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遏制校园霸凌需反思家校教育

2016-12-12 作者:苑广阔 来源:劳动午报

 
  校园霸凌也好,其他问题也罢,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事情,双方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配合,而不是互相猜忌、彼此指责。
 
  日前,北京中关村二小一位家长在网上发出长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文中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被两名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擦过尿和屎的纸洒了孩子一身。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记者12月11日联系到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对待,妥善处理”。(今日本报5版)
  这篇长文在网络上发布以后,先是引发了网友的一致支持,纷纷声援这位爱子心切的母亲并且谴责校园霸凌的孩子和学校的不作为。然而,事件很快又出现了逆转,有知情人爆料称是这个被霸凌的孩子有错在先,才导致对方把厕所纸篓扣到他的头上。与此同时,爆料人还表示被霸凌者父母是通过关系把孩子送进该校,并且要求班主任和学校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才借这次事件向学校和当地教委施压,提出了学校无法满足的要求。
  事件一再出现逆转,却仍旧无法抵达真相,但是“中关村二小”事件在网络上的引爆,却给了我们一个反思家校教育的良机。正如有理性家长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仅仅凭借涉事家长的一篇文章,就给整个事件定性,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学校的身上。确实如此,一方面,即便这个孩子真的被霸凌了,我们也得找到他被霸凌的原因,比如是霸凌他的同学恃强凌弱,喜欢欺负人,还是他有错在先,引发了别人的反抗或报复?另一方面,面对霸凌,孩子不敢大声说不,也不敢把自己被霸凌的事实告诉老师,这是不是大人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对遏制校园霸凌事件,学校当然应该承担积极的责任,正如一个月前,教育部联合国家数个部门机构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主要强调的就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一样。但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引导,预防和遏制校园霸凌的同时,不管是教育预防,还是适当惩戒的措施,也同样是广大学生家长应该采取的。
  现在有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把一切都推给老师和学校,甚至连在家里监督孩子做作业,帮助孩子学习,都看成是老师和学校偷懒。二是对学生管得过多过宽,最终成为了对老师和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一种干涉。就像在此事件中,如果确如知情人所说,被霸凌孩子的父母不但要求撤换班主任,而且还要学校召开全校大会,在会上批评两名校园“霸凌者”,这显然已经是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干涉。
  校园霸凌也好,其他问题也罢,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事情,双方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彼此配合,而不是互相猜忌、彼此指责甚至是暗自拆台。学校和家庭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具备必要的“边界意识”,知道自己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逾越了这样的边界,就是在给教育帮倒忙,也是在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倒忙。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