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应避免虎头蛇尾
2016-11-10 作者:谢晓刚 来源:劳动午报
慈善超市的开张值得肯定,更值得期待,但慈善超市该如何运营,今后该如何更好地接地气、推出更多的便民举措,将慈善超市真正开到困难群众的心里去,还需要慈善超市管理层们多些思考和设计,避免慈善超市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11月8日,在漳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对面,出现这样一家超市——漳州市首家爱心慈善超市。在这家慈善超市,困难户凭爱心传递卡每月可领物品5件。除此之外,他们还可将困难的心愿填写在心愿榜上,让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认领后,帮助实现心愿。而慈善超市向爱心人士发放“爱心积分存折”,爱心“零存整取”,可以兑换现金。(11月9日东南网)
显然,这种以市民政部门和市慈善总会按照“政府实施救助、社会爱心捐赠、超市自愿服务”的原则,授权给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以购买爱心服务的慈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慈善方式,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关爱的特殊超市,意义十分重大,值得推广和点赞。
在看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全国其他城市部分慈善超市的运营情况现状,很多类似慈善超市开业风光无限,最后都陷入了运营困境,光顾者屈指可数,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成为了当地慈善工作的一块鸡肋。
事实上,除了慈善超市,有的地方还推出了爱心存折,只要是为有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了帮助,或参加社区组织的慈善活动,就在爱心存折上记上一笔,爱心人士可以凭借爱心存折领取相应的奖励。但无论是哪种爱心方式和慈善举措,似乎都难逃开始轰轰烈烈,结局却是凄凉淡出,能够持续做大做强的少之又少。
此次漳州市首家爱心慈善超市建设的初衷是鼓励市民做好事,并希望能通过爱心循环的一种方式,将爱心做得更长久,让社会大众通过慈善超市,参与到献爱心当中来。初衷是好的,但前车之鉴也要认真吸取,要避免虎头蛇尾,比如,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适当鼓励和引导一些爱心企业的参与;慈善超市的经营除了传递爱心外也要具备一定的“商业”运营元素,等等,唯有活水源头来,慈善超市才会拥有活力和后继力。
当然,做善事容易,守住善意却很难。近年来因善而产生的舆论纠纷不少,但都是因为缺乏应有的透明和监督所引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慈善超市属性是公有还是民营,都必须要有一本明白账,自觉接受公众监督,把每一笔慈善物资和善款都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应。
总而言之,慈善超市的开张值得肯定,更值得期待,但慈善超市该如何运营,今后该如何更好地接地气、推出更多的便民举措,将慈善超市真正开到困难群众的心里去,还需要慈善超市管理层们多些思考和设计,避免慈善超市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让它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和生命力,聚集更多的社会爱心,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