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老北京的“玩意儿”要薪火相传

2016-07-20 作者:许庆惠


  前天,76岁的老会头黄荣贵收徒,他是北京市级“非遗”项目——杠箱会的传承人。这是杠箱会第一次收徒弟,京城各花会会头都来祝贺。消失了百年的杠箱会也有望今年底“行香走会”。(7月19日《北京晨报》)
  北京的香会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兵部杠箱会为13档武会中的一档。人们以庙里装钱粮用的杠箱为道具,表现的是杠箱官风趣断案的过程。集杂技、舞蹈、说唱为一体,趣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这次76岁的传承人终于有了徒弟,这标志着这门儿古老的“玩意儿”后继有人了。
  梳理一下北京的非遗项目有上百项,包罗万象。其中就有像杠箱会似的,面临继承者寥寥的困境,如果再不重视起来,想方设法传承下去,就有消失的可能。
  为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首先,作为政府层面,要为非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非遗项目得到充分展示和传播;其次,应该多设置一些展示非遗的载体,通过多种形式表现非遗项目,吸引不同的人群接近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传承非遗;再次,应将北京的非遗项目走进大中小学校,让青少年了解北京的非遗,对非遗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兴趣团体,到时再从兴趣团体中选拔培养传承人,则事半功倍。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