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强大建设力量
2016-04-30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劳动午报
姹紫嫣红,花团锦簇。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到了,我们向首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工会干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归根结底依靠劳动者的辛勤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饱含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突出强调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今天,我们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要唱响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时代强音,就是要重视发挥首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就是要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首都劳动模范一直是全社会备受尊重的楷模群体。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征程上。首都劳模群体身上拥有共同的精神特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种精神标注出首都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奋斗的精神底色。市委书记郭金龙在4月28日与首都劳模座谈时,又一次对首都劳模群体给予高度评价: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首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北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众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展现了首都人民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展示了伟大的劳模精神,也彰显了首都工作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首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全市上下正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都需要首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肩负起历史使命,创造时代业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我们要不断强化“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用首都劳模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拓展人才创新创业成长空间,塑造一支有理想、有智慧、有技能、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首都力量,为完成首都新时期战略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首都工人阶级是首都建设力量的中流砥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奋发有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首都劳模群体作为人生标杆,不负重托,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紧相连,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大国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积极投身首都改革发展,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展风采、立新功。各级工会干部要切实关心职工,不断巩固党委政府工会与基层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职工群众名副其实的“娘家人”。
伟大的事业正在召唤建设者,庄严的使命正在激励梦想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共同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