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户外劳动者之家”暖人心

2016-04-11 作者:瞿方业 来源:劳动午报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举措,是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待遇的一项善政。只要各地都因地制宜,本着必要性和便利性的原则,相信这项工作在全总的倡导和推动下,在各地工会组织的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越做越好。
  记者从全国总工会7日召开的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全总正在推动各地广泛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体系,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此前,北京市总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已经启动关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全市369个工会站点将率先服务户外劳动者。(本报今日1版)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通俗点说,就是方便户外劳动者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的场所。过去,户外劳动者的工作非常辛苦,比如环卫工,在清扫间歇想休息一会喝口水,却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很多时候,要吃饭、要休息、只能坐在马路牙子上。这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倒也没什么,如果是严寒的冬季和刮风下雨,那就相当遭罪。曾有西部城市媒体刊登一张环卫工在马路边吃大饼的照片,让许多爱心人士唏嘘不已。正是由于户外劳动者的这种生存状况,催生了各地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思路。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都将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提上日程,一些地方已经修建了一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此次全总推动各地广泛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体系,正是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推广和规范之举,相信在全总的推动下,劳动者户外服务站点建设将从各地的自发行动,变成一种更加理性、更加规范有效的行动。
  首先,全总的推广将让户外劳动者站点服务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建设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基本设施设备应包括卫生间、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应急医药箱等。这是从服务的内容来看,越来越全面了。而全总此次要求,选址要利于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的原则,在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城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尽量临街靠路、标示鲜明,确保户外劳动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服务站点。这种越来越规范化的建设,将让服务站点发挥更加有效的功能,避免站点建设流于形式,从而让更多劳动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服务。
  其次,全总服务站点建设的思路是因地制宜。这就是说,服务站点建设并不是非得投入多么大的财力物力才能建设起来,很多时候可以灵活解决。比如,有些地方专门投资兴建服务站点,有些地方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动学校、银行、医院、酒店、连锁超市等爱心企事业参与,共同建设服务站点。应当说,这些做法都有合理性,只要能解决户外劳动者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相对良好的服务,目的就达到了。全总在建设站点体系的时候,很具体地做出一指示——发动社会力量。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举措,是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待遇的一项善政。只要各地都因地制宜,本着必要性和便利性的原则,相信这项工作在全总的倡导和推动下,在各地工会组织的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越做越好,设施会越来越完善,服务会越来越到位,让劳动者更加暖心。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