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遏制景区涨价不能光靠倡议

2015-09-07 作者:□瞿方业 来源:劳动午报

 
  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有出游计划的人们大呼扫兴。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国家旅游局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9月6日中新网)
  景区门票继续涨下去,不仅会阻挡人们出行的脚步,还会让旅游市场的矛盾更加激化。国内旅游市场早就非常畸形,出门旅游,意味着吃难吃的饭菜、看导游难看的脸色、被忽悠或强迫购物,这些现象的背后,恐怕与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带来的旅游成本压力有一定关系,毕竟景区涨价非常容易,而旅行社团费要跟着提高,则意味着客人减少,效益降低。那么,为了压缩成本,挤出利润,导游零团费、顶风搞购物活动、让旅游餐更难吃,就可能成为必然选择。可见,景区凭借独特的自然或历史人文景观涨价是容易的,但其涨价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殊为不利的。
  也许景区涨价也是理由一大堆:维护成本上涨,新景点建设,都是过硬的理由,而且屡试不爽,以至于“禁涨令”几乎成涨价令。为了解决景区发展与过度涨价的矛盾,既然“禁涨令”无用,光靠倡议不涨价,恐怕也于事无补。一方面,有些景区根本就不听倡议,或者这个节日听一听,给地方政府一点面子,到了下个黄金周,总不能继续倡议吧?如此一来,涨价就是“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只是迟早几个月的事而已。
  显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新的思路和机制。首先,要建立景区分类制度,将景区分为公益性景区和商业开发性景区。自然、历史人文景区,本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财产,大家都有免费或低价参观的权利。过去的几千年里,除了私家园林,自然人文景观无不是免费参观的,而且国外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比如,法国人文景观,无论是公园、博物馆和城堡,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原则,不因为这些景点“有名”而随意提高门票价格,只要冠以“公园”名号,公众就可免费游玩。国内对于自然、历史人文景区,应与国际接轨,保障其公益属性,单独订价,以区别于商业开发形成的景区,保障每一个国民低价或免费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权利。这是增加国民自豪感、激发爱国心的最好方式。
  其次,对于公益性景区的涨价,要制订严格的程序,其中包括成本审计,保障价格公开透明。
  另外,增加门票公益性,从长远来看,是增强旅游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据专家指出,由于涨价不断,国内游大有被国外游挤兑之势。由于国外景区门票低廉,价格优势逐年显现,再涨下去,很多人都要跑到国外去游玩了,就像一些人跑到国外去购物一样。如果国内景点仍然不注重景区公益性,继续在过度商业化的路上走下去,国内市场被国外市场挤占,就像洋奶粉挤占国产奶粉那样可能性并非没有。
  总之,旅游业不光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效应。因此,让景区成为不太费钱的事业是必要的。至少不能像凤凰古城那样,弄成地方政府的摇钱树。长城、故宫、几大名山和人们从书中读到的风景,应当让每一个国人都能去看一看,而不被金钱挡住了脚步。而从现实来看,无论是“禁涨令”还是倡议,都不怎么靠得住。这就需要新的机制和思路从根本上解决。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