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写封信”让关爱常回家
在建国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几十名非公企业职工聚在一起,用书信的形式,倾诉对儿女的牵挂。这是六一前夕建国门街道工会、妇联和团工委共同组织的来京务工人员“我给娃儿写封信,诉说父母思娃情”活动,近50名外地职工参加。(5月28日本报5版)
为了生活,父母千里迢迢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注意孩子,大量外出农民工的出现,拉开了留守儿童保护的距离,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以致父母千里迢迢骑车回家看孩子,“9岁男童从云南来南京找妈妈”的新闻不断,让人感到心酸。
留守儿童和农民工一样,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的出现与留守儿童就有了一道鸿沟。由于父母常年远在他乡务工,无暇顾及留守儿童,一年半载也难得与孩子见一次面,父母思念孩子心切而患有忧郁症,留守孩子亲情缺失,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这些碎片化的悲剧,只是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的一个侧面。
我们的社会应该多为农民工创造与留守儿童近一点的条件,让留守儿童能有在父母身边就近入学的机会,同时实行农民工探亲休假制度,让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每年都有探亲假,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