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快评 > 正文

别让祭品“新潮”亵渎先人

2015-04-02 作者:王恩奎 来源:劳动午报

  清明将至,网友发现清明祭祀品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纸钱”、“元宝”,变得越来越新潮。网络上的祭品除了“数码套装”外,“护照”、“无线路由器”甚至纸做的保姆、仆人也在祭品名单中。(3月31日《广州日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到一年清明时,有关殡葬、祭扫的话题逐渐升温。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也是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清明本身就是清淡明智的意思,淡泊才是清明节的基本礼仪。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清明扫墓名堂越来越多,风气也越扫越浊,使得扫墓变了“味”。如有人为摆阔讲排场,大操大办,大吃大喝;有人在先人墓前焚烧纸扎的“电脑、轿车、别墅”。这不是活着不孝死了胡闹吗?
  先人健在时不孝,平时舍不得花钱赡养,却在先人去世后“摆阔”,甚至不乏畸变祭祀品,比如“小蜜”、“伟哥”、“安全套”等,若人地下有知,情以何堪!“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英灵。”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清明扫墓祭祖要倡导文明健康、符合时代特点的祭拜方式,让人们祭拜祖先的传统习惯和善良愿望用更加环保、自然的方式得到充分表达。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