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工不能总是“一锤子买卖”
3月初,顺德多数制造企业进入开业、招工的节奏。有企业将底薪提高400多元,大企业的保底工资提高至2800元,约为佛山最低工资的两倍,但企业招聘者反映开年“招工难”仍存在。(3月5日《工人日报》)
每到3月,“招工难”总是困扰着大部分制造业。虽说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转型”关键期,但是作为优势之一的制造业和小微电子企业,按照常理说,招工不该如此“萧条”。年年如此,一年招工比一年“困难”,从企业“每况愈下”的招工情况来看,企业招工难,不光是“环境”原因,还有着深刻的“管理”原因。
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但是在广东等以制造业和电子业为主的区域中,受限于成本和管理层的水平原因,“人性化”管理和“幸福感”营造水平远远不够。企业招不到人,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工资不够具有吸引力,但是更多的还在于企业当前对于“人力资源”的政策。幸福感不够,归属感不够,保障不够,员工怎能“安于此处”?
企业招工,不能总是“一锤子买卖”。所谓“此心安处即吾乡”,现代化员工的归属感,还是在于“心安”两字。心安,除了有稳定的工资,稳定的待遇,还要有幸福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唯有让这份工作不再单纯的“只为工资”,企业多在用心留人、多在为员工提供一些职业保障上下功夫,如此“招工”,才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