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12-17
虚假违规电视广告
亟需监管亮剑
徐建言:针对部分电视台商业广告存在的违规行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北合堂大肚子灸”等违规广告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播出相关违规广告,并自觉清理存在同类违规行为的广告。维护正常的电视广告秩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主管部门强化监管,电视台、广告商更要自觉自律,同时广大观众也可积极举报各种广告乱象。
不要盲目追求
“高端”儿童培训
李雪:从滑步车、滑雪、卡丁车到冰球、马术、高尔夫,这些离普通百姓生活相对较远的所谓“贵族式”培训项目开始进入儿童培训视野。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从中受益?对于“高端”儿童培训项目,家长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家长不要盲目追高追洋,应回归教育宗旨,更加细致地考量研究,让孩子在适合自身兴趣、成长基本规律的机构里真正获益。
多“到职工中去”才能找到自己位置
今年以来,武汉市总工会创新开展“服务新两园,助推高质量发展”活动,将机关干部全员式、分批次组成9批18支小分队,深入园区(街道)、楼宇,建会、建家、建桥、建平台,积极打造“到职工中去”升级版。(12月14日《工人日报》)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群众的娘家人,更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与维护者。所以,各级工会尤其是广大工会干部,只有摆正自己的思想和身段,把自己真正融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像武汉市总工会这样,多“到职工中去”,才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好工会各项职能。
笔者曾在工会战线上工作过多年,对“到职工中去”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颇有感触。如果干工作一味地飘浮在上面,就难免会脱离基层实际,更会离职工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而如果不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职工群众的真实思想状态与工作生活实际,那么,我们大多时候所开展的工作便很难承接到地气,甚至会离职工群众的期望与愿景越来越远。
武汉市总工会持续开展的“到职工中去”,是为了让工会组织走进基层,让广大工会干部能够真正融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去,一面了解来自职工群众的心声与意愿,一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实在在的活动,并以此来展示工会组织作为,提升工会在职工群众心目当中的地位与影响。这是新时期的工会组织越来越务实、高效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工会组织尤其是广大工会干部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真实体现,很值得各级工会学习、借鉴和推广应用。□乔木
近视治疗市场乱象丛生
监管要跟上
如今,很多孩子在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近视的低龄化、重度化问题日益严重,“小眼镜”增多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孩子近视后,不少家长选择通过“近视康复治疗”以求让孩子摆脱眼镜。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近视康复治疗机构,吸引了不少家长前去尝试,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的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乱象重重。(12月14日《工人日报》)
近视康复治疗是一种诊疗行为,并不是无门槛的普通保健服务。对此,原卫生部早在2004年作出的《关于对穴位按摩治疗近视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发〔2004〕380号)就明确表示: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利用药物和穴位按摩治疗近视、弱视等眼部疾病属于诊疗活动范畴。二、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诊疗活动,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眼下,从事近视康复治疗的机构多以仪器按摩、人工按摩、做眼保健操为主要康复手段,有的还辅以药物治疗,显然,这样的康复方法和范围在卫生监管部门定性的诊疗活动范畴之内。然而,大多数近视康复机构都未取得相关行医许可证,从业人员也没有医师资格等从业资格,有的机构只有经营范围为“普通按摩”的营业执照,有的机构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属于黑店。
近视治疗市场乱象丛生,监管不能“近视”。各地卫生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对近视康复机构进行全面摸排、检查,依法取缔无证无照机构,规范康复机构的治疗行为和宣传行为,积极发布消费警示,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李英锋